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盛开在雪山之上
雪莲做到了!
不是每一棵树都能屹立在戈壁滩
胡杨做到了!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来援疆
你们做到了!
像很多医生一样,卢中道有“多重身份”:他是郑州市骨科医院 脊柱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是父母的儿子,是妻子的爱人,是孩子的父亲。 2023年7月,他又有了一个生命中引以为豪的身份——援疆医生。 作为郑州市卫生健康委选派的河南省第十五批援疆医疗队队长, 带领队员们赴哈开展为期半年的医疗援疆工作。为此,他从挚爱的岗位抽身,牺牲了一年的职业发展,告别朝夕相处的亲人爱人,带着组织的殷殷托付,踏上了一段奉献之旅。 从此,新疆哈密这方热土,又多了一位辛勤耕耘的河南援疆专家。 “来疆为什么?来疆干什么?来疆留什么?”作为此次的领队,卢中道主任医师肩上的责任倍感重大。 半年的时间里,卢中道主任医师在实践中寻找着答案。 援疆工作期间,他兢兢业业地付出着,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填补了一项项技术空白。 在他的带领下,哈密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突破了多例高难度、高风险的脊柱手术,在帮助当地医院提升硬实力的同时,着手夯实软实力,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日夜兼程。 “援疆之前,新疆于我就是远方,可是当我踏上哈密这片热土时,才真正深刻体会到了河南与哈密同频共振的律动,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深情。”初来哈密,卢中道主任医师就把自己当成了中心医院的一员。 欢迎仪式一结束,卢中道主任医师就跟随张积利主任来到科室,快速熟悉了脊柱外科环境,在介绍中,张积利主任提及明天有患者要实施手术,卢中道主任医师赶忙前往患者的床旁进行查房。 一位92岁的李叔叔,多年前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下肢疼痛跛行,行走困难,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辗转多家医院,由于患者年龄大,均表示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也随之加大,建议其保守治疗,卧床休养为主,再加上本人和家属对手术心存恐惧,害怕手术不成功,会导致瘫痪。 听说卢中道主任医师的到来,李叔叔的家属慕名来院,寻求良方。 “这类手术在我们郑州市骨科医院早就常规开展,你们就放心吧!”卢中道主任医师带领科室骨干等为老人进行了详细的身体评估,认为符合手术指征,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可以进行手术,在排除禁忌症后,卢中道主任医师为老人做了微创椎间孔镜手术,手术出血非常少,创伤也很小。术后两个小时开始吃饭喝水,第二天就开始下地活动了,手术效果特别好。 出院前,李叔叔激动说:“卢主任,感谢你们,没有想到我这个年龄还恢复得那么好,能正常行走。”禁不住心情愉悦,李叔叔还现场作诗一首,“河南专家来的好,一刀下去毒瘤跑,病人康复好的快,华佗再世医术高!”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们脊柱外科的医生都是刀尖上的舞者,手术都是在神经线上操作,我们的每一个治疗方案、每一台手术对患者日后的生活、工作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有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卢中道主任医师经常给科室的医师说。 2023年11月,吴先生因突发交通事故导致颈椎外伤、颈部脊髓损伤、四肢瘫痪,全身只有双脚能够轻微活动,感觉麻木。10个小时后收治我院。 卢中道主任医师了解到吴先生的伤情,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发现了吴先生颈椎管狭窄、颈椎过伸性损伤、颈部脊髓损伤,特别是高位C6/C7节段脊髓有显著的信号。如不及时救治,四肢活动感觉功能将无法恢复,甚至会累及呼吸。卢中道主任医师带领科室团队第一时间为患者制定了最佳的手术方案,在全身麻醉下行“颈椎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颈椎间盘髓核切除术+前柱其他颈融合,前路法”,在最小损伤的情况下保证颈椎椎管最大程度的减压。 术后,吴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康复数天后,吴先生迈着自由的步伐顺利出院。 在卢中道主任医师援疆工作期间,类似这样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成功救治,时常在中心医院脊柱外科上演,卢中道主任医师带领脊柱外科团队在给予患者及时、有效救治的同时,还密切关注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对急诊脊髓损伤果断、迅速反应,任何细节都有充分准备,对围手术期准备、病情判断过程、手术所见和手术细节预见严密,为脊髓损伤的患者在“黄金6小时”内顺利完成手术,获得良好康复效果提供了速度与技术的双重保证,充分体现了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工作之余,卢中道主任医师经常与同事们下乡义诊,并为下级医院做技术推广。 卢中道主任医师的援疆工作得到中心医院广大干部职工和哈密群众的一致认可,医院为其颁发荣誉证书及感谢信,对他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援疆路有期,豫哈情无限。 卢中道主任医师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用行动完成了他的援疆梦想,为边疆医疗事业贡献了光和热,他没有辜负这片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