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初,哈密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迎来了第十五批援疆医疗队。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淋巴瘤科一病区的张芳芳医生就是其中一员。
在得知自己援疆消息的那一刻,张芳芳的心中既向往又忐忑。向往的是冰川雪岭与戈壁瀚海共生,有神秘莫测的大漠奇观和热情好客的人们;忐忑的是对于人生第一次援疆之行,身上肩负着组织的殷切希望和重托。
告别了家人,带着医疗援疆的光荣使命,肩负重托,不远千里奔赴哈密市中心医院,开展为期半年的医疗援助工作。
“术”无止境 造福患者
在初步了解了内分泌科各方面情况及科室工作需求后,张芳芳迅速投入到了科室的各项工作中。
她坚持每周坐门诊,进行业务查房,指导血液病危急疑难重症患者的治疗,用自己的医术为各族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我市有2名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在此之前每周都需要前往乌鲁木齐就诊,张芳芳的到来,为患者省了时间、省了金钱、省去了舟车劳顿之苦。无疑为这两位患者及家人带来了的福音,其中一位患者的家属激动的说:“我们一听说中心医院来了位专门看血液病的援疆专家,就赶紧过来了,现在每周来门诊找张医生看病,她对用药进行及时调整和指导,不用那么频繁的去乌鲁木齐了,真是为我们省了很多事呀!”
血液病的患者治疗周期都很长,一想到几个月之后就要回河南,张芳芳就对她的患者很是放心不下,“我和患者及家属互加了微信,这样就方便对他们进行用药指导,还可以通过远程会诊,让我们的专家为他们进行治疗。”张芳芳早已为回豫后继续为哈密患者服务做好了充分的考虑。
德有芬芳 诲人不倦
血液病专业方向的她,深知“造血”的重要性,为了给科室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张芳芳以人才培养为着力点,为血液内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力图将自己学习、实践与临床工作总结出来的工作经验传输给当地医生,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转换。
她意识到我院血液病专业较为薄弱,于是建立了系统化、常态化的业务学习制度,针对常见病,如:贫血、重型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进行理论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张芳芳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她总是“带着问题”来授课,这些问题大多来自科室目前和以往收治的患者,针对这其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大家的疑点,张芳芳有目标、有指向性的进行授课,大大提升了教学的实用性,对科室医生理论和临床技能的提升均有良好的效果。她用自己的方式激发了科室年轻医师主动学习的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目前,内分泌科血液病专业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传帮带”的援疆模式在张芳芳的言传身教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内分泌科孙红霞主任表示,援疆专家为科室带来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的医务人员一定要把握好此次学习机会,积极主动,多从专家身上汲取专业的知识,认真钻研,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为科室的发展和群众的健康贡献力量。
援疆期间,张芳芳还主动参与下乡义诊工作,她想为偏远地区的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和帮助,缓解他们看病难的问题。
这半年时间,她随我院义诊团队深入各大乡村企业,仅巴里坤县,张芳芳就去了3次。
这半年来,张芳芳的身影忙碌在临床一线的工作里,忙碌在专业的发展与提升中,忙碌在培养团队的道路上,忙碌在下乡义诊的路途中,她为自己的援疆岁月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首援疆时光,张芳芳说:“进疆半年,除了顺利开展工作,品美食、看美景、感受着新疆人的热情,有苦有累更有欣喜!新疆真是个好地方,时间越久越感觉到大美新疆的迷人之处。看着朝夕相处的伙伴们成长、出院患者及家属脸上溢于言表的满意,觉得一切都值了,这次援疆之旅不虚此行!后续就算我回到了后方医院,也会持续关注哈密的血液病患,以及这些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们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进步,造福更多的血液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