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红星医共体红星一场分院援疆专家程剑秋、王行天来到患者张某家中,为他开展第22次精准康复上门服务。
2021年,张某突发脑出血,虽然通过手术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却留下了失语、偏瘫等后遗症。这两年,后遗症逐渐加重,不得已又住了几次院,因为出院后康复治疗没跟上,身体情况一直反复。
援疆专家在了解了张某的具体情况后,对他的身体进行详细检查,制定了具体康复计划,并定期上门帮他精准康复。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准康复,如今,张某已经可以下地走路了。
“感谢你们亲自上门为我爱人做康复治疗!”张某的爱人握着程剑秋、王行天的手,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谈起对口援疆以来医院发生的变化,红星一场分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徐文胜说:“作为对口援助单位,从2012年起,洛阳市中医院和洛阳市妇幼保健院的援疆工作从未间断,从人力、物力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援助,让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在援疆政策的支持下,2019年,洛阳市投资400多万元为红星一场分院修建了疾控中心,洛阳市中医院还捐赠了一辆救护车。
援疆医生的到来,也给医院带来新的发展理念,使医院在制度执行力、管理上更加规范;援疆医生技术过硬,在他们的“传帮带”下,医院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大幅提升,培养出了闫慧萍、王浩等能独当一面的本院医生。
医院的学习氛围也在不知不觉中浓厚起来。每天下班前,援疆医生会组织医护人员观看10—15分钟的小课件,讲解小儿推拿等知识。医护人员也在这样的培训下,自我学习的意识不断提升,医院医生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从以前的20—30%,提高到了90%以上,更多的医生能够独当一面,开展各项治疗。大学毕业两年的医师杨美玲在程剑秋的指导下,已能独立进行一些中医诊疗项目。
过去,红星一场分院有蜡疗、熏蒸、小儿推拿等设备,却没有懂这些技术的医生。援疆医生的到来,将医院的中医诊疗项目从最初的烤电、中频两项拓展到了10项,红星一场分院率先在8个团场医院中挂牌成立中医馆,并在哈密区域拥有越来越高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