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跨越3000公里来河南求医,咱不能让他失望而归!我们要努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近日,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任莹坤团队成功为多次手术、腹腔重度粘连的贲门癌患者切除了肿瘤。
两个月前,家住新疆的67岁的马先生出现轻微上腹部疼痛、胀气、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在当地就诊后被确诊为贲门中分化腺癌,需要手术切除。
但查看患者的病史,医生犯了难:33年前,马先生因患胃穿孔切除部分胃,术后因肠粘连再次手术;13年前患胆管结石切除了胆囊……一般来说,85%的手术患者会出现粘连等症状,而像马先生这样经过两次腹部开放性手术的,粘连发生风险更高、粘连程度更严重。
手术后腹腔粘连一直以来都是腹部再手术的棘手问题。当地医生认为手术难度极高,建议转诊上级医院治疗。
马先生和家人经在郑州工作的亲戚推荐,慕名找到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任莹坤求治。
为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任莹坤团队进行了细致的评估和讨论:这种手术有两大难关:一是进入腹腔难、二是分离松解粘连难,可谓“处处是陷阱”。腹腔粘连就是腹腔内的器官和腹壁出现了粘连的情况,就好像一本书,原本一页页翻着非常方便,粘连相当于把书打湿、再晒干,此时再翻书,就需要一页一页小心的揭开,稍有不慎就会搞破。
“书页就相当于是肠道,从何处下手打开第一页,相当于选择怎样的手术入路方式进入腹腔,都要格外当心,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肠瘘、梗阻、出血。”任莹坤解释说,“根据多年经验,我们决定采用腹直肌后鞘入路,分离二次手术中腹腔粘连,解决了进入腹腔的第一难关。”
紧接着,第二个难关接踵而至。由于马先生做过远端胃切除手术,还完成了消化道重建,正常的解剖结构已完全改变;同时又因时间久远,患者无法提供第一次胃部手术的手术记录,医生们对于上次手术的吻合术式毫不知情。
“就像是一个缠绕复杂的毛线团,分不清近端、远端、结肠、小肠,所有器官都是挤在一起的……”该院普外科青年专家霍明科介绍,医生需要将这个复杂的“毛线团”彻底理顺理清,同时操作要细致轻柔,不能损伤肠道。
最终,经过4小时的精细操作,肿瘤完整切除。经过7天的康复,马先生顺利出院。
据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主任李智介绍,与常规外科手术相比,肿瘤性手术创伤较大,粘连范围更广泛,同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肿瘤复发需接受二次手术。多年来,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另辟蹊径,创新开展腹直肌后鞘入路分离二次手术中腹腔粘连,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这种入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初次手术为腹部正中切口患者,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李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