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委组织部第十批中期轮换援疆专家团即将结束为期一年半的援疆使命,返回故土。这一次,孙健伟这名二次援疆的“留守”专家,也终于可以放心回去了。说他二次援疆,是因为早在2017年,孙健伟已经作为柔性专家在我院开展过为期半年的援助工作;说他“留守”,是因为这一次,孙健伟已经“留”在这里整整三年。
三年前,他响应号召、勇立潮头,怀抱着理想来到哈密;三年里,他远赴万里、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地坚守着他的工作岗位;三年归期已至,他情牵新疆、情系两地,完成使命后仍记挂着十三师新星市和哈密市的各族儿童。
舍家报国、响应时代号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多年来,一批批河南援疆专家从条件优渥的中原大地来到戈壁边陲,河南省委、省政府把医疗援疆作为援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计划内选派和柔性选派的方式,以“填空白、建学科、创品牌、传理念”为目标,大力援助十三师新星市医疗事业,全力改善师市医疗水平,为各族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为这片土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援疆是一份责任,是一种执着,也是一场修炼。我要充分发挥自身在理论、专业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为提升十三师新星市和哈密区域新生儿诊疗能力而努力工作。同时,还要在学科建设中发挥作用,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通过‘传帮带’方式培养年轻医生,带出一批学科骨干,真正提高十三师新星市新生儿诊疗和急危重症新生儿抢救能力,努力达到带出一支队伍,干好一番事业,惠及一方群众的定位目标。”孙健伟告别了妻儿,带着组织的嘱托、家人的牵挂和坚定的信念,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前往远在万里之外的十三师新星市的路程。没有犹豫和踟蹰,既然选择了援疆,他义无反顾将这三年的时光全部奉献给新疆的医疗工作。 倾情援疆、圆满完成任务 这三年,孙健伟的成果可分为八个方面:补短板建学科、强专业调布局、建一流促发展、搭平台组队伍、通渠道启科研、顶一线扛重担、传帮带强医疗、提建议谋未来。 作为“师傅”,他给“徒弟”介绍,当医生有三个层次:第一,要掌握现有的医学理论和技术,给病人服务。这要求医生不断学习,提高个人水平;第二,用自己的创新,来提高疗效。这要求医生多做研究多思考,在现有医学理论基础上,提出新的发现;第三,医学是饱含人文精神的医学,“有时治愈 、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我们要做好人文关怀,做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这三年里,孙健伟言传身教。临床工作中,他在我院开展的高频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LISA技术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脐静脉置管等多项新技术填补了区域空白,带领我院儿科成功挂牌十三师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心,并申报兵团级重点专科。在孙健伟的带领下,我院新生儿综合救治水平逐年提升,儿童内科系统疾病转院率由2019年的0.2%下降至2022年的0.12%;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促进高水平人才提升,孙健伟对儿科医疗进行分组,对主治以上的医生开展亚专业方向发展,目前,我院儿科设有普儿组和新生儿组,在普儿组又设有儿童呼吸,儿童神经,儿童内分泌,儿童血液,儿童保健等多个亚专业。 作为一名农工党员,孙健伟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决策部署上来,他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兵地一盘棋”思想,为了让援疆成果惠及更多的患儿,孙健伟多次前往哈密市妇女儿童医院开展会诊、抢救工作,挽救了20余个家庭。其中,孙健伟在哈密市妇幼保健医院开展的新生儿换血技术填补了哈密区域的技术空白。 哈密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和新生儿科特意送来感谢信和锦旗向孙健伟表示感谢。 孙健伟说:“十三师新星市和哈密市同顶一片蓝天,共处一方热土,兵地各族人民同走一条路,共饮一泉水,‘兵地一盘棋,兵地一家亲’的融合发展理念让我耳濡目染。作为援疆专家,我也要尽己所能,多方位、多渠道的开展医疗援助服务,让医疗援疆和兵地融合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取得这样的成功,孙健伟没有居功,他说:“这三年来,我的工作得到了河南省和十三师新星市各级领导和红星医院全体职工群众的支持帮助,得到了红星医院儿科全体工作人员的理解、宽容。成绩的取得是十三师新星市卫健委高位布局、红星医院党委靶向发力、红星医院儿科精准施策的结果,特别是儿科全体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他们任劳任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了许多困难,换来了儿科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两地情牵、一段豫星情 援疆期间,除了圆满完成了任务,孙健伟还收获了浓浓的情谊。孙健伟说:“医院党委竭尽所能为我们每个援疆医生提供了住房和办公场所。每逢节日都给予温情关怀,每当我们遇到突发状况,医院领导都第一时间慰问和宽慰,在疫情隔离期间还专门为我们援疆专家加餐,让援疆专家们倍感温暖;每逢援疆专家住院或身体不适,医院领导都第一时间前往慰问,给予了温馨周到体贴的照顾。” 吃水不忘挖井人。红星医院全体干部职工群众总说,红星医院是河南援疆最大的受益单位。医院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就医流程不断优化,医疗质量全面提升。对待远道而来的援疆专家,医院党委总是“敬贤礼士、倒屣相迎”的态度礼遇;而不远万里前来援疆的专家,也不惧困难、无私奉献,拿出最好的态度,克服生理上、生活上、情绪上各种困难,誓要完成任务。在这样良好的交流氛围下,孙健伟与十三师新星市各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他珍惜在十三师新星市发生的一点一滴。他将这段援疆经历,称为“最宝贵的人生‘财富’”,他感悟了兵团人的“兵团精神”,亲身体验了红星人在疫情发生时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红星精神”。 孙健伟说:“尽管我即将返回河南,但心会永远与红星医院相系。我会珍藏在这里的每一点记忆,感恩这里每一个人给予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会时刻挂念红星医院每一步的发展和进步。我希望与红星医院的广大干部职工友谊常青、互动永续。我也会把自己当作永远的红星人,只要红星医院有需要,我还会第一时间回到‘故乡’。” 这一段情谊,将情牵两地,牢牢系住这段豫星情。援疆专家们认真贯彻落实医疗援疆工作,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为边疆医疗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中原力量。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水平参差不齐,这些十三师新星市及哈密市各族群众在就医时遇到的“烦心事”,随着一批又一批的河南援疆医疗专家的到来和倾力付出,正一一得到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