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时代远程会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022年9月19日16:00,红星医院重症医学中心及相关科室人员在远程会诊中心与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殷剑教授进行远程会诊。
该患者中年男性,两个多月前因“重症肌无力”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胸腺瘤,B2型,重症肌无力全身型行“胸腔镜下纵膈病损切除术”, 10余天前出现吞咽困难,近一周出现腹泻,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急诊科,入院后病情迅速变化,呼吸困难,逐渐出现意识欠佳,指脉氧饱和度进行性降低,立即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后转入ICU,主管医师陈佳再次详细梳理了患者病史资料,初步诊断为:重症肌无力 MGFA临床分型为V型,目前患者为肌无力危象,结合重症肌无力相关指南,我们迅速启动了血浆置换及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先后4次血浆置换后效果不佳,在此过程中积极联系我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援疆副院长冯淑艳完善该患者的肌电图进一步明确诊断,冯淑艳不仅很细心的完善了肌电图,同时积极主动的和主管医师沟通该患者病情,热心的联系北京专家殷剑教授,在她的努力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微信组建了一个重症肌无力的联络群,在群里她这样说道:我在这里一天就是红星职工,走了也是红星朋友。
我们也利用这个联络群得到了北京专家教授殷剑老师的实时、动态、连续的指导意见,在随后组织的线上远程会诊中,陈佳主治医师以PPT形式将该患者的相关资料通过远程会诊进行了共享和交流,在近1个多小时的远程会诊中,我们不仅为患者制定了下一步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也学习了殷剑教授重症肌无力的诊疗方案,冯淑艳副院长为我们从专业的角度深度剖析了该患者肌电图相关情况,获益匪浅。
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酌情调整了治疗方案,患者情况较前稍有好转,但多次尝试SBT实验失败,9月20日,主管医师陈佳再次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消除患者恐惧,结合患者目前病情鼓励他接受气管切开手术,经患者与家属同意后行床旁经皮气管切开术,继续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此后逐渐尝试脱机,呼吸机显示患者自主呼吸逐渐恢复,次数逐渐增加,患者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在医护人员的严密观察下,9月25日患者彻底脱机。但复查胸部CT仍有肺部感染,且有肺不张现象,加之患者咳痰费力,此现象将是后续康复治疗的最大障碍,我们先后进行5次支气管镜下清痰、肺泡灌洗治疗,患者肺不张再通,呼吸困难明显好转,加上早期康复科老师协助患者进行床旁康复,同时营养科医师薛蕊制定了食谱以便于加强患者营养。
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一直争取做一个有温度的ICU,护理同志们除了协助康复锻炼以外,生活上护士蔡新芳、周宇等主动给患者洗头,吹头…护士长范云时常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心理上给予大力的支持。等待总是漫长的,但这漫长的等待,终于等来了生命的奇迹。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10月1日开始,终于看到了曙光。患者肌力逐渐恢复,起初仅在床上可以适量活动,到协助床边可以坐起,再到后来自行行走。10月1日气管切开处试堵管,10月7日气管切开堵管顺利拔出气管切开处导管,患者可以自行发声。
经过医护人员的努力,经过多学科诊疗,我们先后进行了血浆置换、激素冲击、丙球冲击、支气管镜下清痰及肺泡灌洗、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手段,成功挽救了一名重症患者,也拯救了一个家庭,使其重获新生,有收获、有感动、有抉择、有不易,但更多的是感谢和感动!感谢远在北京的殷剑教授、援疆副院长冯淑艳京、豫、疆助力患者的诊疗,感谢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感动于生命的奇迹。这生命的奇迹,是医学进步带来的奇迹,更是“永不抛弃”的医者大爱让生命焕发的奇迹。愿我们不负韶华,不负时代,永不停息学习的脚步,在重症的道路上,努力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