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密市定点救治医院,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他们是感控人,是疫情防控的“守门人”,是抗疫最有力的院感防控保障人!
他们有的来自河南,有的来自哈密市中心医院、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还有的来自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医院,但是他们信念一致!目标一致!如今,他们就像功夫高人一样,强强联合,共同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打造“金钟罩”,裁制“铁布衫”,保障大家“百毒不侵”!
消隐患于无形,灭危机于萌芽
一场重大疫情不期而至
这是对每一名院感防控人的
一次防控工作与行动的考验
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
院感防控人总是
冲在战前、战在全程、守在终末
感染防控是
贯穿诊疗活动的“主线”
保证医护和患者安全的“底线”
依法执业的“红线”
他们监督你
是为了保护你
……
掌门人:李冬香
关键词:老将、经验丰富、付出
李冬香是哈密市中心医院院感科主任,现年57岁的她,已过退休年龄,但为了工作需要,她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延迟退休时间。
8月初,突发疫情,李冬香主任带领她的院感团队,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协同全院各科室、各部门开展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用院感人坚实的脚步和担当为医院筑起了一道又一道坚实的防线。
8月17日,受中心医院院党委的委派,李冬香这名“老将”又前往战疫一线——定点救治医院开展工作,这期间,李冬香同志每天沉着应战,科学防控,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她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带领着定点救治医院的院感团队,深入重点防控救治一线,采取专业感控措施,再培训、再监督、再检查,未雨绸缪,确保每个工作节点均有专职感控人员进行感控督导,及时发现感控风险点,立查立改,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坚决做到防微杜渐,在严格的要求下,院感防控工作力度不断加强,确保了定点救治医院防控工作“零纰漏、零差错”。
每一个标识,每一项流程,每一次上级检查,每一次应急演练……李冬香和院感人一直都在,如今,她每天还在不断的学习新政策,汲取新“能量”。
在感控的路上,李冬香不仅付出了自己的几乎全部的时间与精力,更付出了自己的全部情感……
哈密市中心医院:窦琼
关键词:人美心善、担当、细节
一双清澈美丽的大眼睛,衣着大方得体、身上总是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这就是哈密市中心医院院感科的窦琼,平日里的她是这样的,她可不是“花瓶”,“战场”上,她英姿飒爽,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
“确保患者零交叉感染,工作人员零感染是我们的工作底线,也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这是窦琼始终坚守的信念,为了这个信念,她一次次身穿防护服进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从CT室到洗消间、从病房到医废暂存间、从物品放置到流程的执行,为的是让制度更规范、流程更顺畅,她一次次亲身示范反复讲解穿脱防护服,只为让工作人员防控行为更标准……
为了把好疫情感染防控关,窦琼每天就像侦察兵,要戴着“放大镜”,去查找感染隐患,对重点防控区域进行地毯式搜查,从医务人员手卫生到穿脱防护服的流程,从环境采样到患者标本采集、送检的流程,从环境区域的消毒到医疗废物的处置等,她都不敢有一丝懈怠……
最脏的活她总是冲在最前面,帮着队友一起干活,微信群里关切的叮嘱,即便自己身处一线,还不忘关心和安慰“战友”和昔日的同事,说起窦琼,队友们都说:“她是我们大家的定心丸,有她把关,我们觉得特别安心!”
她自己还总乐观的说:“我就得有个老大姐的样子!”
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司苏州、李超、张燕
关键词:负责 执着 守护
疫情就是命令,来不急与家人告别,8月7日,兵团十三师红星医院院感办干事司苏州、李超先后来到哈密市定点救治医院,和其他的感控同事并肩作战,为医护人员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做好他们的安全卫士,降低感染风险。
在病区里,司苏州除了每天的环境采样和部分环境清洁消毒的工作外,作为院感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及时发现并纠正医务人员可能产生的风险,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将医务人员的每一个操作都必须尽收眼底,无论是诊疗护理操作,还是环境清洁消毒,亦或是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须规避掉可能发生的风险。尤其在穿脱防护服过程中更是小心又小心,入区前帮助战友们仔细检查无误后方可放心;脱防护服过程更是一刻都不能离开视线,确保安全脱除防护用品。
司苏州每日完成病区质控工作后,最重要就是对当天工作进行复盘,为能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他每天都要对病区、驻地酒店的督导情况进行汇总,形成每日感控工作日报,对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然后找出改进的方式方法,对存在的隐患与不足及时发布在工作群,对所有人员进行提示与警醒,对能够立整立改的问题当班就解决,对于复杂的问题及时上报,优化流程,做到有据可循。
李超作为行政区的院感人员,虽然无法深入病区,但是在后方为现场质控的院感人做实了“后勤保障”工作。每天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重点问题向主任汇报,以便上级予以解决。她为了对前一日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回头看”,就每日制作销号清单,打印出来传给大家;她做表格、送物资,保障病区里每日的核酸采集;对接主任、院感同事、病区护士长,对一些问题及时找原因,想办法解决……除了这些,对新进病区人员的培训是李超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后勤保障人员的培训,她总是耐心的、一遍遍的为转运医废区间车司机讲解工作中的重点与细节,陪着他一次次的穿脱防护服,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有人开玩笑的说,“这个老师太较真,李超告诉他,只有较真才是对你负责,对这个团队负责!
看监控也是李超另一项重要工作,现场质控的院感同事有时忙于其他质控工作,她就在监控下督导……无论多晚,这就是院感人的执着!
8月24日,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党委再次选派了感染防控专家——感染管理科张燕主任驰援哈密市定点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她表示,作为一名感控医生,时时刻刻感觉到自己的责任重大,感控工作是一个医院的安全保障,我绝不辜负嘱托,谨遵使命,让我们的医护人员能放心的冲锋在前,她们的安全有我们来守护。
豫哈携手 共抗疫情
郑州人民医院 程慧娟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王熙祉
郑州市中心医院 徐赛男
郑州市第二人民院 王航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周玉莹
关键词:同心抗“疫”
8月初,新疆疫情多点散发,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8月15日,按照国家、河南省疫情防控统一部署,郑州援疆医疗卫生工作队(院感专业)一行五人踏上了援助哈密的征程。
他们是来自郑州人民医院的程慧娟,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王熙祉,郑州市中心医院的徐赛男,郑州市第二人民院的王航,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周玉莹。
郑州援疆医疗卫生工作队的五名院感专家牢记“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责任”。抵达哈密市后,第一时间投入院感防控工作一线,与哈密的战友一起开始了同心抗“疫”。
大家迅速进入工作角色,结合前期多次支援“疫”区的工作经验,与哈密的同行共同优化了各项工作流程及实战演练应急预案。实地查看、视频监控、沟通交流,指导环境消杀、防护服穿脱、医疗废物转运处置,职业暴露处理等院感风险点,都是援疆专家们每天密切关注的内容。
工作期间,专家们始终秉承一个理念,院感防控是重中之重,是一切行动的基础。时间紧,任务重,工作中的专家们一刻也不敢懈怠,争分夺秒把病区消杀、流程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与大家沟通讨论,进一步优化规范流程,通过努力,各方面的流程已然更加通畅、环境消杀也更加彻底了,确保大家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工作。
为确保医务人员“零感染”,他们在感控岗位上,用丰富的工作经验优化、完善了多项感控流程和防控措施,对日常督导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仔细讲解注意事项,反复强调发现问题,一定要弄清楚问题根源,并及时整改落实。
除了本职工作,大家还志愿加入消杀组,和护理人员一起承担着清洁区、缓冲区约500平方米的环境清洁消毒和医疗废物回收工作。
常态化的感控知识培训、防护用品穿脱,感控措施落实、环境表面清洁消毒、环境核酸检测、积极的指导与检查……在定点救治医院坚守的日日夜夜,援疆专家们有效夯实了定点救治医院的院感防控基础,确保了把每一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做到万无一失!
大到几百平方米的清洁消毒工作,小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物件、每一个开关和把手,均严格落实院感防控措施!
院感人员既是管理者,又是监督者
既是问题的发现者,又是问题的解决者
既是工作人员的守护者,也是布局优化的“工程兵”
他们虽然不在临床一线
虽然没有直接救治病人
却始终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危操劳奔波
他们面对的是一条隐形的“战线”
面对的是看不见的“敌人”
无论他们来自何处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院感人”
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守,
才为大家铸造了坚不可摧的“金钟罩”
他们小小的身躯蕴含大大的能量
最早奔赴而来战斗
最后一刻才能撤!
兵地携手、豫哈同心。坚守在哈密市定点救治医院的这些日子,正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感控“战士”强强联手,展现出强大合力,守护了大家的平安!让我们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