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援疆名医闫赵斌的带领下,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密市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开展了一例高难度“阑尾口侧向发育型肿瘤ESD术”和一例“经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经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是我院首次开展,这一微创治疗阑尾炎技术的应用,给阑尾炎的治疗多了一种选择。
01 阑尾口侧向发育型肿瘤ESD术
患者李女士在做肠镜时,发现阑尾开口处长有一“侧向发育型肿瘤”,大小约20x12mm,表面呈结节样,腺管开口pit patternⅡO型,像这种情况,要尽早处理,因为这种病变容易恶变,而且病变持续生长会导致阑尾腔阻塞,腔内的压力升高,阑尾壁充血水肿,甚至出现坏死穿孔,这是引起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把握手术时机,尽快为患者实施治疗。闫赵斌专家和冷伟主任带领消化内镜团队进行充分的术前讨论,确定了治疗方案,在麻醉科的保障下顺利地开展了阑尾口侧向发育型肿瘤ESD术。
ESD,即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也是临床应用前景很好的技术,可使早期消化道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
阑尾开口处病变的ESD手术由于管壁很薄容易穿孔,比食管、胃ESD手术难度更高,优点是创伤小、全程无痛、费用低、并发症少且效果好,更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消化内镜技术水平又迈上了新的台阶。目前,患者已经痊愈出院。
02 经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
患者王先生右下腹近几日疼痛难忍、呈持续性,伴发热,由于没有好转的迹象,随即来到我院消化内科进行诊治。
消化内科接诊后,结合彩超和腹部影像学检查,王先生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
因患者及家属拒绝进行阑尾切除术,经过充分沟通后,消化内科决定用一种新型术式——ERAT术,“反其道而行之”,从根子上,将炎症扼制。
ERAT术全称为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是近年来国内出现的一种简便、无创、无疤的内镜下超级微创治疗技术。该手术不开腹、不切阑尾,通过插管、造影、冲洗、引流等操作,达到快速降低阑尾腔内压力、消退炎症的目的,同时还能完整保留阑尾及其功能。
经过紧张有序的术前准备,闫赵斌专家带领消化内镜团队为王先生开展了ERAT治疗。术后,王先生腹痛迅速缓解,第二天腹部查体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减轻;术后第三天腹痛完全消失。
不割阑尾也能治愈阑尾炎
提到阑尾炎,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该病是因多种因素而形成的阑尾炎性改变,为外科常见病,各年龄段及妊娠期妇女均可发病,其中以急性阑尾炎多见,往往急性起病,腹痛难忍、发热、右下腹压痛、反跳痛。阑尾因其结构的特殊性,阑尾腔内发生梗阻,引发阑尾炎,造成阑尾充血水肿、缺血坏死,甚至出现穿孔、腹腔脓肿、内外瘘形成、化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
开腹治疗阑尾炎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治疗阑尾炎的经典术式。目前,外科治疗阑尾炎的微创术式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经自然孔道阑尾切除术(NOTES 手术)等。然而,所有手术方式都是“阑尾”切除。
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对阑尾有了新的认识。研究发现,阑尾具有免疫和分泌功能。
ERAT技术的出现为急慢性阑尾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及治疗方式,未来将为更多的阑尾炎患者带来福音。
ERAT有如下优势
见效快、恢复快:内镜下阑尾插管行阑尾腔减压后,患者疼痛症状迅速缓解,病人可以立即恢复日常活动,绝大多数病人可以避免外科手术,对于巨大粪石内镜下无法取出病人,ERAT能使患者减轻症状、控制感染,为阑尾炎下一步微创治疗赢得时机,从而成为外科手术的有益补充。
创伤小、无疤痕:ERAT技术操作快捷、方便,患者一般不会出现出血、穿孔及阑尾周围脓肿形成等并发症。
保留完整阑尾及其功能。
可作为针对急性阑尾炎的重要检查或鉴别诊断方法,甚至将来可能成为急性阑尾炎诊断的金标准。
注意:该治疗术的适应症为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阑尾炎而未坏死穿孔者,如阑尾粪石梗阻急性阑尾炎、阑尾炎反复发作、阑尾化脓腔内高压、阑尾腔局部狭窄、阑尾穿孔脓肿局部包裹等。无法行肠道准备者不适合本治疗术。
援疆专家介绍
闫赵斌
派出单位、科室、职务: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科专业方向: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职称:主治医师社会职务:河南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消化医学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河南医师协会消化分会青年委员河南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分会委员
专业特长:擅长消化系肿瘤的诊治、消化内镜诊断及内镜下微创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介入治疗,超声内镜的诊断、穿刺以及微创治疗,肝、胆、胰、胃、肠等消化疑难疾病诊治。
现在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