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护理专业学员的核医学水平,为哈密市储备核医学护理人才,4月29日晚8点,由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开设的《核医学》护士选修课正式开班啦!
为适应疫情防护的需要,开班仪式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来自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医护系中的30名对核医学感兴趣的2020级护生,在职业技术学院医护系副主任范超林的带领下,参与了在职业学院7号楼208教室举办的线下开班仪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教研室主任韩星敏教授、教学秘书于艳霞及教研室师生与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核医学主任刘艳共同参与了线上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由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刘艳主持。
范超林副主任代表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医护系对《核医学》护士选修课的开班表示祝贺,他说,核医学是核能在医学中的应用,是和平利用核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人类开辟了一条诊断与治疗的新途径。护理工作是临床核医学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环,希望同学们珍惜《核医学》选修课的学习机会,提升核医学护理技能,增加核心竞争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教研室承担了《核医学》选修课的大部分教学任务。韩星敏教授在讲话中指出,《核医学》授课老师实力雄厚、教学经验丰富,为大家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希望同学们抓住机会,做好学习和学术交流工作,共话豫哈核医学美好的明天。随后,韩星敏教授宣布《核医学》护士选修课正式开班,并进行本课程的首讲——《核医学绪论及核医学基础》。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对人类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研究的一门医学学科,是核能的和平利用,其内容丰富,如影像诊断、分子影像、核素靶向治疗,在肿瘤、心血管、神经等重大疾病精准诊疗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2021年6月24日,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7部门正式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这是我国首个针对核技术在医疗卫生应用领域发布的纲领性文件,对提升医用同位素相关产业能力水平、保障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把核医学纳入发展战略,核医学必将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作为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教育援疆专项课题,《核医学》选修课的开设,填补了哈密市及东疆地区的核医学科专业课程空白。通过对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核医学理论知识、临床案例、核医学操作技巧的培训,最终将学员培养成既能熟练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及技能,又能掌握核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及技能的全面复合型人才,为哈密市及新疆核医学储备护理人才、科普人才和推广人才,助力健康哈密建设,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是哈密市及东疆的首个核医学科,将填补东疆核医学诊疗的多项空白。目前科室筹备工作接近尾声。核医学科将开展SPECT/CT诊断、核素治疗、核医学门诊等项目。核医学科拥有美国GE公司的双探测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型号为Discovery 670 Pro SPECT/CT。D670 Pro的SPECT上搭载了最新的超高端平台CT,具有十分优异的SPECT和CT性能,使SPECT/CT检查更加高清、快速、低剂量。核医学SPECT/CT显像不仅反映解剖结构,它还反映了器官水平、代谢水平、生理和生化改变,因此对疾病的检查具有早期、高灵敏、高特异性的特点,对于临床的诊断、疗效评估及辅助治疗方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SPECT/CT诊断将开展全身骨显像、肾动态显像、心肌灌注显像、肺灌注显像、内分泌系统显像等项目,它与肿瘤科、甲状腺外科、内分泌科、心内科、呼吸科、泌尿外科等多学科相互交叉,将有效推动临床各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哈密市第二人民核医学科设有核素治疗防护病房6张,将开展碘131治疗甲亢,碘131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锶89治疗肿瘤骨转移及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等项目。哈密市第二人民核医学科的开设,将改变既往患者不得不去乌鲁木齐进行核医学诊疗的现状,使哈密市各族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核医学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