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一对中年夫妇满眼感激将一面写着“不辞劳苦治病救人,热情服务为人民”的锦旗送到了输血科援疆专家许秀兰手中,感谢许秀兰和输血科的全体工作人员对她们女儿的精心治疗和关爱。
两口子紧握住许秀兰的手,激动的说:“谢谢你,谢谢河南援疆的好政策!我女儿目前病情稳定了,多亏你们了!我们老百姓是真正的援疆受益人!”
鲜红锦旗上的寥寥数语,背后是沉甸甸的感谢和信赖,它承载着荣誉,传达了谢意,更写满了责任,背后是一桩桩暖心的故事,代表着各族群众对援疆医生的信任与肯定,诉说着援疆两地的深情厚谊。
这对夫妇的女儿两周前因乏力、发热、贫血入院,后被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入院第二天血红蛋白急剧下降,由入院时的60g/L降至45g/L,但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影响,患者体内可能存在自身抗体或同种抗体,一时之间,难以对患者血型进行准确判定,且交叉配血困难。
为挽救患者生命,输血科在援疆专家许秀兰的带领下,立即完成各项试验。
1.患者血型正定型抗A4+、抗B4+、阴性对照+:反定型AC4+、BC3+,患者血型正反定型明显不符,无法定型。
2.患者抗体筛查1,2,3号全部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提示患者配型十分困难。
3. 确定患者血型:首先确定正定型结果:对患者红细胞用45°生理盐水反复洗涤4-5遍来验证正定结果。其次确定反定型结果;用O型红细胞和患者血清1:1混合,放置4°冰箱4小时吸收后进行反定型定型。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确定患者血型O型。
此时,患者病情已处于危险边缘,需紧急输血。援疆专家许秀兰立即组织输血科工作人员进行病情讨论,同时联系临床科室,结合患者病情及实验室各项检查结果,迅速确定输血治疗方案并立即启动疑难配血应急预案。许秀兰一边紧急联系哈密市中心血站,一边带领着输血科工作人员进行多次血型配型试验,最终给患者成功输入O型洗涤红细胞共8U。
随着O型洗涤红细胞的成功输注,患者头晕、喘憋、烦躁等临床症状均逐渐改善,血红蛋白上升,输血后无不良反应,病情转危为安,生命体征逐步平稳,最终顺利出院。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溶血性贫血的一种,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统异常,导致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和补体,抗体和补体与红细胞膜结合后导致红细胞溶解,输血在抢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是输血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AIHA也是血液科患者输血治疗深感棘手的问题之一,主要是该类患者的红细胞被自身抗体包裹,血清中存在能凝集所有红细胞的全凝集素,会导致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失败,患者产生的自身抗体会破坏输注的红细胞,增加输血风险。对于AIHA患者如交叉配血困难,应选择多份ABO血型相同的血液作配合性实验,选择最小不相容性,即患者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反应最弱的血液输注,如病情危急,一时难以找到相合的血液,可选择O型洗涤红细胞。AIHA患者输血治疗应以输洗涤红细胞为首选,输血速度要慢,密切观察输血全过程,输血前后联用糖皮质激素,以确保患者输血安全及输血效果。
输血治疗是现代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许秀兰来到我院输血科,工作中兢兢业业,踏实苦干、服从安排、勇于担当、用精湛的医术诠释了医者担当,凭着满腔的援疆热情和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完成了我院多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紧急输血工作和疑难血型鉴定工作。
许秀兰说,“援疆专家”这一称呼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一面锦旗不仅仅代表着患者和家属对我们的感谢,更是对每一位医务人员一点一滴付出的认可和肯定,同时也是一种鞭策。今后我将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手把手的带教,努力提高输血科工作人员的临床操作水平,掌握了相关新技术的操作方法,为培养一支扎根于十三师新星市的高素质输血科专业队伍,扎实工作,以安全输血、科学输血、合理输血、有效输血为质量目标,以病人为中心,以认真服务临床为原则,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