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护技能,增强学院师生面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应急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大力倡导“人人学急救”的良好风尚。学院于4月5日、7日、12日分三批次,组织全院师生开展以“救在身边”为主题的应急救护培训。
应急救护培训现场
此次培训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十批援疆教师范超林老师担任主讲,培训以心肺复苏、气道梗阻解除术和止血包扎固定术为主,学生急救社团成员进行示范展示。
范超林老师进行应急救护知识讲解
现场师生认真聆听学习
范老师以生动的动画、真实的案例,热情的互动方式围绕应对突发事件,分别就急救重要性、基础知识、心肺复苏技术及常见病的预防和处置方法进行了讲解和示范,尤其对如何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采取正确、有效的应急措施,最大限度的在医生和救护人员到来之前协助挽救生命作了详尽讲解。并就心肺复苏、气道梗阻解除、止血包扎等基本技能与师生进行了模拟操作和示范。
“1001、1002、1003、1004……注意啊,大家在展开心肺复苏急救过程中,按压30次后,要观察患者口中是否有异物,如有异物,要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取出异物。”在培训过程中,范老师一面给师生们普及急救知识,一面通过现场演练传授规范的急救技能。在场的师生认真观摩,踊跃参与实操练习。
学院急救社团学生进行现场应急救护展示
师生进行应急救护模拟演练
培训最后,由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柔性援疆教师卢国连和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柔性援疆教师雷梦媛指导,备战自治区技能大赛的优秀学生代表进行现场双人心肺复苏展示。学生在场上沉着冷静,操作熟练,演绎了日常护理工作的严谨和规范,充分展现了优秀的专业素养、高超的技术水平,获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备战自治区技能大赛的学生进行现场双人心肺复苏展示
党委委员、副院长徐芃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大家要时刻谨防突发情况的发生,重视急救演练,演练不仅局限于培训中,更要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工作学习上。只有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次应急救护培训,才能在意外来临时做到思想不紧张、动作不走样、流程不混乱。
院领导进行总结讲话,并与援疆教师亲切交流
师生合影留念
通过此次应急救护培训,增强了我院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让大家切实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提高师生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提升救助他人、奉献爱心的责任感,大力倡导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风尚,为保护师生生命健康、助力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