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01中医案例
2022年1月6日,一位受痛风结石困扰几十年的患者来到我院,患者右手小指因患痛风结石时间较长,导致指头红肿,疼痛严重,时常有白色的粉状物质渗出,窦道长期不愈合,关节变形,功能受限,无法正常活动。患者四处求医未能寻得良方,却得到了必须截指处理的答复。几经辗转后打听到我院有一位外科援疆专家医技高超,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前来就诊。
图为患者术前手指照片
我院援疆副院长王慧彪接诊了这位患者,并详细问询了患者的情况。患者是一位爱好吹笛子的音乐人,如果实施截指手术将会影响笛子的吹奏,结合患者病情,王院长向患者提出了保留手指,通过手术清除局部结石的治疗方案。但此方案风险较大,征得患者同意后,经过长期缜密的准备,王院长为患者做了手术。
手术十分顺利,患者指头中的结石被取出。
(图为从患者指中取出的结石)
3月22日,患者来到医院复诊,手指已明显消肿,炎症消失,无疼痛感,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手指功能基本恢复,患者又能够吹奏出了悠扬的笛声。
(图为患者术后手指照片)
因患病时间较久,患者的手指无法完全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患者对王院长表达了深深的谢意和敬意。他表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原以为我的手指肯定是保不住了。感谢王慧彪副院长在不截肢的情况下帮助我解除痛风结石带给我的痛苦,我对现在的状态十分满意。感谢国家的大好政策,让我不出市就可以享受到这样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我又能吹笛子了。
“痛风结石是骨科医生常见的病种,但这位老先生患病已久,较为严重,截肢也是非常常见的治疗方案,但在与患者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其音乐人的身份,要考虑尽量不影响他的手指功能,如果截掉,对他吹笛子发音影响较大,故制定了风险较大的通过手术取结石的治疗方案。虽然我也很担心,但我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做更充分的准备,手术中要细致、细致、再细致,努力保指头最重要。作为一名医生,我希望我能对得起患者的信任,给患者一个满意的交代。最终为患者几乎完全取出了结石,恢复了小指功能,我为患者感到高兴。”王慧彪说道
这例手术,显示了副院长王慧彪同志的高超技术,彰显了其作为医者甘冒风险,勇于担当治病救人的高度责任心。
满腔热忱在哈密,白衣丹心援疆情。今年是王慧彪副院长开展援疆工作的第三年,自来到哈密市中医医院,他始终洋溢着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开展骨外科手术,填补哈密市中医院多项技术空白。他把哈密当成第二故乡,沉下去,干起来,从查房答疑解惑,到共同业务学习,再是手术带教,手把手传技术,为中医医院外科发展注入强有力的动力,与本市民族同志结下深厚的友谊。
(图为王慧彪副院长(右)手术室带教)
来院后,他开展了多例手术,包括骨折不愈合的植骨再固定术,关节置换术,脊柱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椎管减压术,四肢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神经血管吻合术等,手术过程中进行教学并指导本院医师操作,让科室人员开拓了眼界,了解了手术的安全及疗效。目前科室医师已能独立完成部分微创手术,做到了援疆要求的传帮带,提高了科室技术水平。同时,作为院领导班子成员之一,他积极为医院的发展出谋划策,不断推进豫哈两地医疗卫生工作的学术技术交流,找准切入点,扩大结合点,增进了解,寻求合作,加强协作,建设各具特色的专业学科,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他依靠过硬的医疗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赤诚的援疆之心,在天山脚下,用心、用情、用力写下了属于自己大爱的援疆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