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哪一朵花都能开在天山冰川上,雪莲做到了;不是哪一棵树都能长在戈壁滩上,胡杨做到了;不是哪一个人都能援疆,我们做到了。”这是每一位援疆人都能耳熟能详的铮铮之语,也是援疆医生赵爱萍的真实写照。
七月炎炎夏日,作为河南省第十三批医疗援疆队员的儿科副主任医师赵爱萍,肩负着医疗援疆使命,带着河南人民的深厚情谊,来到了瓜果飘香的哈密,在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分院(哈密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开始为期半年的援疆工作。
赵爱萍初来哈密,正值炎热的夏天,饮食习惯的改变加之气候的不适应,赵爱萍出现严重的口腔溃疡,吃饭都成了一种痛苦。但是赵爱萍依然克服身体的不适,冒着酷暑到市第二人民医院分院上班。
从炎炎夏日到寒冷的冬季,赵老师默默守护着儿科的每位患者。冬季是儿童疾病的高发季节,看到科室患者量增多,医生短缺,赵爱萍主动加入临床一线医生的三班倒工作。在儿科发热筛查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和儿科病房,都能看到赵爱萍忙碌的身影。
儿科的危重患儿的救治是最牵动人心,也是儿科重要的一项工作。加班抢救是赵爱萍最常遇到的事,电话铃一响就是命令,无论多晚,她都会第一时间冲到岗位上。赵爱萍几乎参与到每一位危重患儿的抢救工作中去,成功的救治了30周早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癫痫持续状态伴呼吸心跳骤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等患儿……
对赵爱萍来说,医者仁心,不止是在工作中。今年10月,在回哈密的动车上,一位母亲独自带着孩子从乌市到甘肃,途中,孩子突然高烧、体温达到39℃、双拳紧握、上肢不停地抖动,下肢强直,患儿母亲慌乱得不知所措。听到广播里正在寻找医生的消息后,赵爱萍和同行同事第一时间来到孩子身边,实施了有效的救治,整整40分钟,赵爱萍一直守护在患儿身旁对其进行物理降温,时刻检查患儿的意识。直到体温正常后,赵爱萍悬着的心落了下来。下车后,赵爱萍看着患儿顺利上了救护车才放心离开。孩子痊愈后,孩子的父亲特意从甘肃赶来,给赵爱萍和同事送来了锦旗和鲜花和感谢信!
除了日常工作,赵爱萍还参与到哈密市儿童新冠疫苗接种及疫苗评估工作,不论单位给她分配什么工作,她总是毫无怨言,尽全力干好每份工作。她多次参加医院及伊吾县、巴里坤两县及社区等基层义诊活动,在为患儿就诊的同时,赵爱萍不厌其烦地为家长普及育儿知识,讲解儿童常见病的防治。
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赵爱萍利用一切时间通过讲课、讨论疑难病历、教学查房等多种形式开展带教工作,使科室年轻医生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提升,让哈密市儿童真正受益。
儿科年轻医生连奕杰说:“赵老师非常平易近人,对我们这些新来的年轻医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何书写病历,如何与患者沟通,这种很小的事她都会耐心地告诉我们。她对工作也非常的认真、严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每个人。
赵爱萍的两个孩子年纪都比较小,最小的还在上幼儿园,家中老人身体也不太好,需要照顾,但是家人们为了让她安心工作,总是报喜不报忧。
“我很感谢家人,对我这么体谅和支持,有时候也会很想念他们,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们,才让我有更多力量,在这里做着有意义的事情。”赵爱萍说。
半年的援疆旅程即将结束,赵爱萍表示,对她来说,此次援疆经历,是一笔宝贵财富,她将永远珍惜这份缘分和这份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