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密市肿瘤医院)在门诊综合楼12楼多媒体报告厅举办了第十批“组团式”援疆“传、帮、带”拜师仪式及第七批中原名医、第十三批援疆专家欢送会。活动由副院长校卫东主持,院领导班子成员、援疆专家、各科室主任、护士长、相关科室医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组团式”援疆“传、帮、带”拜师仪式
第十批“组团式”援疆“传、帮、带”拜师仪式上,院长张鹏致辞,他强调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的深远意义和积极开展“师带徒”工作的重要作用。他表示,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一批批专家团队、不远千里、抛家舍业来到西北边陲,用他们精湛的医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市第二人民医院谱写着一个又一个的感人事迹,助力医院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推动了医院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点燃了全院医务人员拼搏的激情与信心!张鹏院长表示,作为援疆专家中的一员,他将带领所有援疆专家共同为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同时也衷心希望各位指导老师能够倾囊相授,促使各科室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使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诊疗能力、学科建设、管理水平、队伍建设得到全面提升,为市第二人民医院向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要求,各位学生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早日成为医疗事业发展的栋梁之才!
随后,在全体人员的见证下,庄重的拜师仪式正式开始。在徒弟代表杨鸿帆宣读拜师帖后,17位徒弟依次上台向各自的导师行拜师礼、敬茶。
仪式上,作为师父代表的副院长黑虎教授说:“‘师带徒’、‘传帮带’,既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优良风气。作为师父,将认真履行师徒结对中师傅的职责,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倾我所学,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技巧毫无保留地传给徒弟,在遇到困难时给予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力争让每一位学员在学到新技术的同时,也能学到最新的诊疗理念,真正地为市第二人民医院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同时,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哈密各族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不辜负领导和同胞们的期望,高质量完成援疆任务。”
徒弟代表杨鸿帆发言,他说:“能够成为援疆专家的学生,是一种骄傲和荣幸。在今后,定不会辜负师父的希望与厚爱,不辜负医院的要求和培养,将以师父为榜样,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医术医德,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通过师父的言传身教和自身的努力,在市第二人民医院这块沃土上茁壮成长,为医院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传、帮、带”拜师仪式,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认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援疆专家们一致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医疗人才队伍,真正实现援疆工作“从输血到造血”的全面转变。
援疆专家欢送会
庄重的拜师仪式结束后,主持人宣布第七批中原名医、第十三批援疆专家欢送会开始。
党委书记侯东亮致辞,他代表全体干部职工对援疆干部这段时间来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表示衷心的谢意和由衷的敬意。他表示,第七批中原名医以及第十三批河南援疆干部克服家庭因素、水土不服、气候不适应、饮食不习惯等重重困难,在开展援助工作期间,把边城当故土,敬业爱岗,进科室、下病房、做手术、参加会诊,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工作业绩,使医院诊疗能力大幅提高,学科建设稳步推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精湛的医疗技术和热情随和的态度赢得了哈密各族群众的信赖和称赞。援助期间各位专家在完成帮扶本科室工作同时,还兼顾医院的疫情防控、疫苗保障工作,为哈密各族人民的免疫屏障作出了贡献,用青春和热血奏响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援疆赞歌。
随后,第七批中原名医代表邢宏彬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表示,感谢国家的政策让他有机会踏上新疆这片热土,有机会为哈密人民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感谢院领导、科主任和同事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予他无微不致的关心和关怀,最后,他表达了对即将结束援疆工作离开哈密的不舍。
第十三批援疆专家代表杨营利简单回顾了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期间的一些重要工作,表明援疆是一段经历,更是一笔财富,他将会永远珍惜这份缘分和这份感情,把哈密当成第二故乡,继续关注和关心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发展,同时祝愿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在未来的日子里,以更快的脚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活动最后,市第二人民医院领导班子成员为第七批优秀中原名医及第十三批优秀援疆专家颁发荣誉证书,全体参会人员纷纷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