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得知新疆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密市肿瘤医院)需要一名耳鼻喉科方面的援助专家,河南省中医院耳鼻喉科的贺星华决定前往。当时贺星华所在科室的工作十分繁忙,而她又是行政副主任,在医院和科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她与家人协商后,义无反顾地奔赴援疆第一线,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开展医疗援助工作。
今年10月,33岁的患者沙女士慕名找到贺星华主任。沙女士在两个月前出现了耳内胀痛、右耳流脓、听力下降等症状。来我院就诊时,沙女士被病痛折磨得面容憔悴。经检查后,沙女士被确诊为双耳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导致听力下降。贺星华主任建议为其行耳内镜下双耳鼓室成形术来治疗此疾病。一听可以手术,沙女士开心不已,并提出想尽快手术的要求。
贺星华主任考虑到若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不仅创伤大,而且易感染导致手术失败;而耳内镜技术在耳鼻喉领域已成熟开展多年,目前已成为微创修补鼓膜穿孔的“利器”。于是在进行术前手术风险综合评估及预后情况与沙女士及家属充分沟通后,10月29日,贺星华主任为沙女士实施了耳内镜下左耳鼓室成形术。贺星华主任凭借着丰富的手术经验、娴熟的手术技能,取下沙女士带软骨膜的耳屏软骨,并在耳内镜下修补了左耳鼓膜穿孔。整个手术非常顺利,术后无出血,无明显痛感,术后第4天沙女士便痊愈出院了。12月21日,贺星华主任又为沙女士实施了右耳鼓室成形术。
沙女士:“术后复查,我的左耳鼓膜愈合得非常好,听力也已经慢慢恢复了。而且做这个手术也没怎么受罪,幸亏有贺星华主任这个援疆专家,这对我来说真是不幸中的万幸!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谢她才好。”
贺星华主任开展的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填补了哈密市此项技术的空白。来到耳鼻喉科后,贺星华主任充分发挥耳内镜在耳疾病中的应用,还积极开展了鼓膜修补术、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等新技术,填补了市第二人民医院以及哈密市的多项空白,赢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自开展援助工作以来,贺星华主任不是在门诊坐诊,就是奔走在手术室与病房之间。她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病情,量身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耳鼻喉科的手术她一台都未落下。“看着患者术后病情明显改善,精神状态一天天好转,这是我作为医生最有成就感的时刻”,贺星华主任说。
在开展多种新技术的同时,贺星华主任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要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她将自己的所学所悟毫无保留地向科室人员倾心相授,不仅精心组织教学进行病历分析,还手把手传授手术注意事项及技巧。在贺星华主任的严格督促下,不仅增长了大家的临床实践经验,还提高了大家的专业技术水平,高质量地完成了带教任务。此外,她还定期组织业务学习、教学查房,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推动临床规范和技能培养,使得科室医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耳鼻喉科的医生杨鸿帆说:“贺主任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在工作中对我们及患者都特别有耐心,在我们大家的心里,她更像一个温柔的大姐姐,让人感到无比亲切。”
在援助期间,贺星华主任得知父亲因为胆总管结石住院手术,考虑到援疆时间有限,来回耽误时间,而科室一些手术只有她能开展,贺星华主任没有返回河南照料父亲,全凭母亲一人照顾。对自己家庭上的困难,贺星华主任并不愿多说。她表示,每个人家里都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既然来援疆就要想办法克服。
一眨眼,援疆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在有限的时间里,贺星华主任默默付出,将最新的技术和援疆精神留了下来。“援助的时间有限,但我们大家都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最有意义的事,把先进的技术留下来,改善这里的医疗条件,为哈密各族群众的健康出一份力,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贺星华主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