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这是当时你们抢救的接力赛宝宝,今天来复诊了,再次谢谢你们啊”!患儿木宝宝的父母带他来复诊,感激地握住儿科医生的手不停地道着谢。
时光追溯到1个多月前
2021年11月8日上午,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分院(哈密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接到伊吾县医院的一个求助电话,电话中说有一出生后8天的新生儿,因“全身皮肤黄染1周、伴呛奶窒息”被送入伊吾县医院救治,由于条件有限,生命迹象非常微弱的患儿,经过在当地开展援助工作的两位儿科援疆专家进行气管插管复苏抢救后,需要转往上级医院进一步进行救治。当前已经派两位儿科援疆专家及当地医护人员乘救护车护送,现请求市第二人民医院给予对接援助。
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自治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肩负着全哈密市两县三地危重新生儿救治、接诊、转运任务。接到求助电话后,该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党委书记侯东亮、院长张鹏、副院长校卫东等院领导第一时间指挥调度,派儿科崔云芝主任、努尔古丽护士乘坐救护车、携带抢救设备立即向伊吾县方向迎接患儿。
冬季山路遍布冰雪,路况艰险,但相向而行的两地救护车及医护人员毫无畏惧。护送人员不停地捏着气管插管的复苏囊辅助患儿呼吸。途中两车交接,患儿及家属换乘市第二人民医院救护车,崔云芝主任接过复苏囊继续辅助患儿呼吸,一下、两下、三下······手捏酸了,她就与努尔古丽护士换个手,两个人交替着,一刻不停地为患儿输送着氧气。
当日15:42
患儿被护送至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监护病区,正忙于行政工作的儿科副主任郑媛媛放下手头的工作立即接诊。由于病情危重,儿科迅速为患儿启动了绿色急诊通道,医护人员很快投入到了抢救当中。
患儿的病情超出了大家的想象,经过仔细检查,大家发现除了呛奶导致的窒息外,患儿还存在重症肺部感染、脓毒症、呼吸衰竭、脑室出血、凝血异常、重度黄疸、内环境紊乱、先天性心脏疾患等多种病症。病情异常凶险,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见此情况,儿科主任崔云芝则立即组织三位儿科援疆专家韩金芬、赵爱萍、许松涛,以及伊州区人民医院儿科援疆专家进行会诊,共同协商治疗方案。
在救治的过程中,儿科每位医护人员都给予患儿关心和关爱,尤其是韩金芬老师和崔云芝主任,几乎每日都会第一时间去查看患儿,主管医师郑媛媛副主任每日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并及时根据患儿病情变化不断细化、调整治疗方案。
患儿病情最凶险的前1周
儿科一线值班医师们轮番守护,新生儿科护士长陈都和护士们更是寸步不离地守候在患儿床边,精心护理和照顾。
在全体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呵护下,患儿的病情终于好转,拔管脱离了呼吸机;脑室出血、脓毒症等症状逐渐得到控制;奶量也渐渐增加。半个多月后,患儿奇迹般地恢复到正常日龄状态。其父母来接患儿出院,当看到恢复如常的宝宝时,激动得泣不成声。
为感谢儿科医护人员,患儿父母特意定制了锦旗、写了感谢信,在宝宝复诊体检时,送至儿科,并与儿科医护人员合影留念。
医生感言
面对恢复的患儿和感激不已的父母,崔云芝主任感慨万千,她说:如果没有院党委的大力支持和援疆专家的支援帮扶,儿科不会发展到今天,不会具有如此巨大的救治能力。
主管医师郑媛媛副主任也感慨地说:这是跨越天山南北,两个不同县市、不同医院,由中原、边疆各族医务工作者共同抢救生命的接力赛。倘若抢救初期,没有当地伊吾县两位援疆专家及时插管抢救,就没有后续的故事;没有韩金芬等援疆专家的专业指导和定心丸,也不会有后续的细化治疗,更不会有如今健康可爱的小木宝宝,感谢援疆,感谢援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