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名医援哈工作队队员李亚同志,随队来到哈密市中心医院中医内科参加援哈工作。到达哈密的第2天,李亚就来到了科室,与主任曹海利同志、副主任高立录同志交流沟通,积极了解科室基本情况和业务发展情况,并制定了援哈期间的门诊、查房及讲课培训等工作计划,很快就融入了科室的日常工作。
临床带教
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是中医学最突出的特征,经方是中医临床治疗最重要的手段。李亚同志擅长使用传统中医药(经方)治疗慢性咳嗽、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慢支、肺气肿)、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系统急慢性内科杂病。通过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查房,李主任反复强调了经方在中医临床中的重要性,“经方用得好了,很多病都会‘立竿见影’,‘覆杯而愈’,‘迅速起效’。”他还鼓励中医内科的年轻同事们多学习经方,善用中医思维,多用经方临证,提高中医药诊疗技术和水平,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位72岁的患者,腹泻20多年,每天大便七八次,四处求医问药但是丝毫不见效果,苦不堪言。李主任根据辨证给予“甘草泻心汤加味”,第2天腹泻情况就减少到二三次,病情大有好转。老人家出院的时候还手写了一封感谢信。肯定和认可了李亚同志以及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
一名因神经性皮炎苦恼4个多月的患者前来看诊,反复皮疹、瘙痒难耐,李亚同志给予七剂汤药而愈;李女士多年的胃病,反酸、烧心,胃胀,腹泻等,经过李亚的治疗后,一周诸症消失;不论是85岁的周奶奶因结肠恶性肿瘤手术后的虚劳腹胀,还是其女儿鼻咽癌放化疗后的体虚多病,李亚同志都给予专业的诊疗与细致的关切。不仅迅速缓解了患者的病痛,更是获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为科室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查房时,李亚还讲解了从脾胃论治眩晕病、从肝论治咳嗽病、从肾论治哮喘病、从肾论治脾胃病等,生动地将中医的整体观、系统论讲活用活。
李亚同志以其丰富的中医临证经验,从新的角度解释中医起效慢、中医治慢病等说法,也为中医内科的同事们带来了更新的中医看诊理念。
讲学授业
为了提升科室医生、进修大夫、实习医生的临床实操能力,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每周三上午,李亚同志安排了专门的科室授课,为大家讲授中医临床和科研知识。
临床上,他讲授《经方治咳嗽》、《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辨治思路》、《柴胡剂浅谈》、《六经发热浅谈》等,由点到面,从理论到临证,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系统深入地讲述了中医辨证治疗的“理”“法”“方”“药”。
科研上,他讲解《临床科研选题与科研设计》、《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中医证素、证候及临床特征研究》、《PM2.5暴露对雄性生殖的损伤及当归芍药散的保护作用》、《理肺消积丸对肺癌的治疗作用和机制》等,从临床到基础,介绍了中医药研究的常用方法、思路方案以及申报材料撰写方法等。
李亚同志的讲课以具体案例为基础,深入浅出,思路明晰,为我院中医内科的辨证治疗和中医药科研开启了新的一扇大门。
科研指导
中医药科研是提高人们对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理”“法”“方”“药”认识的重要途径。在科室,李亚同志多次对科室同事强调:“中医的科研是为了帮助群众更好的理解中医,也是更好的发展中医,但中医药研究具有其独特性,中医科研应该遵循其自身的规律。”
李亚还建议曹海利主任、高立录副主任和科室同事们,科研要“先从基础做起”,“先从简单做起”,从常见病、多发病和区域性疾病做起,平时多注重病例资料积累,完善每位患者门诊、住院病历及治疗方案、复诊、随访等信息记录,并要善于总结,为科研项目申报、研究积累素材。期间,李亚同志指导完成了自治区“青年科技人才——乡村振兴”项目申报,以挖掘名中医路利和同志治疗不孕症辨证规律和临床用药经验,总结和传承名老中医经验,指导基层医务人员不孕症的规范化诊疗,并为深入开展相关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研究、中医药传承及专门人才培养提供基础。
李亚
副主任医师
专业方向:中医内科学、呼吸病学
医学博士,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
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医药理(呼吸)实验室主任,河南省中医药防治呼吸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专业委员会会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经方临床与研究分会委员。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收录20余篇。
擅长使用传统中医药(经方)治疗慢性咳嗽、哮喘、慢阻肺、肺间质纤维化、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系统急慢性内科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