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中传来了一片由远而近杂乱的脚步声,人群的嘈杂声······又一例重患者来了,援疆专家张继国立刻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快速从诊室奔向了抢救室。患者为一老年男性,30分钟前睡觉时突然感到呼吸困难,接诊时,患者憋喘貌,全身大汗,神志清,双肺听诊可闻及湿性啰音,心音亢进,张继国考虑患者为急性左心衰,他迅速给予患者心电监护、高流量面罩吸氧、监测生命体征。患者病情危重,极易出现病情变化。张继国简单与家属沟通病情后立即开始抢救,在他的指导下,护士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呋塞米注射液40mg静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稀释后0.4mg缓慢静推,硝普钠注射液50mg稀释至50ml静脉泵注射······20分钟后患者憋喘减轻,30分钟后完全缓解。
随着天气变冷,急诊重症患者较前明显增多,张继国和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同事们每天都要面对多个这样紧张而又忙碌的场景。
张继国是第十三批援疆医疗队的一员,来自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今年7月,他与其他13位援疆专家辗转千里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共同开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帮扶工作。
肩负援疆使命,张继国希望自己能在有限的援疆时间里尽己所能,留下更多的新理念和临床经验。除了每天高负荷的急救工作,他还不忘学习新业务。张继国常说:“给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为发挥援疆专家“传帮带”作用,给科室医生传授好的诊治本领,他将点滴时间都用在学习医学新知识上。在五个月的援疆工作时间里,他几乎每天坚守在科室、病房,每月坚持教学查房,定期组织专项技能培训考核,完善急救流程,开展疑难病例讨论,与同事一起分享在河南医院创建胸痛中心的经验,手把手为年轻医生传授诊治思路和技法,面对面安抚患者不安的情绪······他将自己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推进诊治规范、提高医疗水平技能、提升为患者服务的质量上。
张继国不仅带来了先进的诊疗理念和技术,还参与科室的管理工作,他客观分析我院急诊科目前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从酷暑至严冬,他还主动参与到疫苗保障咨询工作中去。急诊出身的他常常利用闲暇时间,与医院医务人员到基层义诊、指导基层医院的急救工作,帮助基层提高急救能力。
张继国说:“援疆是组织交给我的光荣使命,在这近半年的援疆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队友们、同事们珍贵的友情,也感受到少数民族同胞们的热情、朴实和善良。援疆的这半年是值得纪念一辈子的美好时光。”
大漠孤烟,莽莽雪山。张继国不负组织和家人的重托,为哈密人民带来健康和快乐,用无私的爱传递着无限真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
专家介绍
张继国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担负河南科技大学急救医学教学工作。曾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急救中心进修。熟练掌握急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是急危重症及中毒的急救。现在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密市肿瘤医院)急诊科开展援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