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豫哈心血管学科临床医师的交流学习,快速提升哈密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疾病的核心诊疗能力和防控水平,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综合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11月19日,由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北京心脏学会联合主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联合哈密市中心医院承办的《CDQI能力提升哈密——郑州房颤云互联》系列会议第一期以线上形式举行。
会议主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区院长董建增教授,高度赞扬了我院心血管内科学科建设情况,并希望我院心血管内科继续发挥中心卓越优势,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在哈密市域内起到引领作用,并向周边辐射,在导管消融的节律控制、抗凝药物的使用及房颤高危因素的管理方面继续努力,改善房颤患者的预后,在房颤标准化建设方面更上一层楼。
哈密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林涛主任对董建增院长团队以及援疆专家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我院心内科学科建设现状,林涛主任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依托CDQI工程,向董建增院长团队学习,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综合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惠及哈密及周边更多的房颤患者,使他们远离病痛,持久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汤日波教授,针对2020年ESC房颤诊断和管理指南,从房颤的流行病学、诊断筛查、ABC综合管理、药物应用和射频消融进行了全面的讲解。
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援疆专家孙莉萍教授对于汤教授的讲解与白中乐教授和魏华医生的提问、交流表示感谢,同时也表示,希望通过后期系列会议的召开,使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的诊疗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其快速成长,真正实现从“输血”到“造血”,打造一支属于中心医院自己的、手术技能过硬的专业人才梯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英伟教授以房颤的非药物治疗为题,对心房起搏预防房颤发作、心房内除颤终止房颤、缓解症状、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和导管消融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参会的各位专家教授积极提问交流,讲者也对问题进行了详细且专业的解答。此次会议有效促进了我院心血管内科诊疗水平的快速提升。
据悉,《CDQI能力提升哈密——郑州房颤云互联》系列会议共6期,后期将每周一次持续开展。
CDQI旨在推出一个面向全国、信息共享、分级诊疗和区域协同并举的心脏病救治新模式。通过一系列能力评估与提升工具的开发、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建成中国心血管疾病核心诊疗能力国家级数据库以及一系列精准医学专病队列,成为我国心血管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平台,同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平台,助力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控与临床研究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