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河南省一批又一批的援疆专家千里迢迢来到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密市肿瘤医院),传送新技术,指导新业务,使该院业务水平、技术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张长玉是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主任,他今年已经58岁,大多数人到了他这个年纪都会等待退休生活的到来,但张长玉没有,他在今年10月跟随河南援哈名医团来到距离河南2000多公里的新疆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为该院传经送宝。
张长玉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是踏实、朴实,同时在他身上有一种强大的力量,一种甘于奉献的精神。他在奉献中忘我,以大局为重,用精湛的医术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脚踏实地为医疗建设添砖加瓦。
他很用心。张长玉第一时间熟悉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情况,来科室第二天就将“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以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标准”等知识发到微信群里让大家学习。他不仅对科室的护理工作给予宝贵的经验,还对医疗工作进行了指导。张长玉很重视院感工作,每天早晨交接班都带领当班医务人员进行规范的手卫生,并提问院感相关知识,让大家更加重视院感工作。在他的指导下,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学会了腹内压监测的新业务,独立完成了气管镜操作,成功实施了床旁徒手盲插鼻空肠管置入术。他从实际出发,一步步地提高了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他还在医院举办《VTE预防》全员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对深静脉血栓中高危患者的评估、识别、预防、诊断和处置的了解和认识。
近日,重症医学科接诊了一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患者上腹胀痛,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伴恶性、呕吐明显,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I型呼吸衰竭,胰腺积液······情况十分危急,转入重症医学科后,在张长玉的指导下,科室医护人员成功为患者实施床旁徒手盲插鼻空肠管置入术,经过几天精心的治疗和护理,该患者病情平稳,转出ICU。
他很耐心。对于重症医学科收住的每位患者,他都要求医护人员第一时间通知他,然后根据患者病情,及时为大家讲解相关疾病的治疗及护理重点,不论多晚他都会耐心回复。一次,凌晨四点,重症医学科室接收了两个脑出血的病人,看到护士发在群里的信息,张长玉第一时间回复。不论什么时间遇到突发事件,他总是随叫随到,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
他很热心。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张长玉尽自己所能积极奉献爱心。从微信群中了解到卡尔苏村民种的葡萄滞销,需要急售时,张长玉主动参与到购买葡萄活动中,并发动身边人一起购买。张长玉说:“对于农民来说,农产品滞销是头等大事,我能尽我所能为他们出一份力,帮点小忙,我觉得很高兴。”虽然一件小事,但是承载着张长玉对村民的真心和真情。
张长玉说:“既然来了,就要来得有意义,为这里踏踏实实做点事。‘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这是我思考最多的问题,也以此来提醒、鞭策自己。希望通过努力,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留下来,为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诊疗水平的提高作出自己的努力”。
把新疆当故乡,把援疆当使命,把群众当亲人,张长玉表示,在未来的援疆工作中,他将继续把自己的真心、真情、真意投入援疆工作中,践行援疆医生的诺言和使命。
专家介绍
张长玉
郑大二附院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熟练掌握急危重症病人的诊断及抢救,熟练掌握心电图诊断及心脏介入治疗,熟练掌握纤支镜、呼吸机、CRRT、ECMO的应用,深谙重症医学精髓,对重症创伤、神经重症监测、心衰病人、重症感染患者救治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以及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重症胰腺炎、ARDS、DIC等早期诊断有独到见解。长期指导基层医院开展MET快速反应应急小组工作和医院VTE深静脉血栓预防与救治。现在重症医学科开展援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