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敏教授是河南省肿瘤医院妇科副主任,她擅长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九月底,她随着第十批第二轮河南省“组团式”医疗援疆专家,来到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密市肿瘤医院)妇瘤科开展援助工作。
来到妇瘤科后,陈红敏教授带着满腔的工作热情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对科室规模概况、人员结构、仪器设备及开展的项目、患者就诊流程等进行了全面了解。她从妇科三大恶性肿瘤,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入手,全面提升了科室规范化诊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水平,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陈红敏教授接诊疑难病患者60余人次,带领妇瘤科团队完成三四级手术20余台,所有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均良好,受到了各族患者的一致好评。
医乃仁术,无德不立。上个月,患者哈女士,被确诊为宫颈癌,在得知有一位擅长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陈红敏教授后,决定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经过商讨,手术时间确定在10月28日。不巧的是,在27日夜间,陈红敏教授出现持续性胃痛,自行服药后,稍有缓解,第二天,陈红敏教授本可以休息,但为了避免推迟手术,她依然准时来到了手术室,凭借精湛的技术,顺利完成了手术。她的行为不仅让科室医务人员为之钦佩,更是感动了患者及家属。
哈女士:“我是术后才知道手术前一天陈医生胃痛得厉害,第二天不用来单位的,可是她为了我,专门来医院,我特别感动,陈医生真是个好医生。”
说到这件事,陈红敏教授觉得不值一提:“我觉得这没什么,这是作为医生的本分, 因为手术方案确定了,时间也定了,不能因为我个人的原因再推迟手术,而且她是一名肿瘤患者,多耽误一天,就多一份风险。”
陈红敏教授不仅有仁爱之心和高尚的医德操守,医术也十分精湛。陈红敏教授擅长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尤其擅长宫腔镜、腹腔镜等妇科微创手术治疗及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在我院的这段时间,她开展了多项高难度复杂手术,为哈密的各族患者解除病痛。
患者陈女士今年57岁,盆腹腔内有一个巨大的实质性肿块,几乎三分之二的腹腔都被肿瘤撑满。巨大的肿瘤使得盆腹腔正常的组织血管解剖结构完全变形,而肿瘤与周围组织严重黏连,陈红敏教授在其他医务人员的配合下,经过1个多小时的密切配合和精细操作,成功分离和切除了直径大小约为20厘米左右的肿瘤,术后患者陈女士恢复状况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
而在一周前,陈红敏教授在其他医务人员配合下,为一位子宫肌瘤患者成功进行了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术后当天,周女士可以下床活动,术后第3天,就出院了。此项技术不仅解除了患者痛苦,还填补了哈密市单孔腹腔镜下微创手术的空白,为子宫肌瘤患者带来了福音。
陈红敏教授下定决心要把先进的医疗技术传授给这里的医护人员,让哈密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她通过手术实操带教、教学查房、线上线下理论培训等形式积极开展专业规范的教学工作。她对待每一项工作都充满热情,手把手将操作流程传授与每一位医生,还经常与科室其他医生讨论、切磋典型病例,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并为科室的发展建言献策。
援疆,援的是一份真情。作为援疆医生,陈红敏教授表示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要利用所学知识和长期积累的经验,主动帮助和提升本地的医疗水平,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贯彻在整个援疆工作当中,把最先进的医学技术留下来,为哈密各族妇女的健康,尽一份医者力量。
专家介绍
陈红敏 河南省肿瘤医院妇科副主任,妇科五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青年委员,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药信息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委兼秘书长,河南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委,河南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委,河南省抗癌协会腹膜后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曾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圣乔治医院肿瘤中心研修。主持多项省级、厅级课题,获卫生厅科技成果奖2项。擅长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尤其擅长宫腔镜、腹腔镜等妇科微创手术治疗及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现任我院妇瘤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