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医”意 大爱有疆
——记河南援疆干部、红星医院口腔科主任马欣
“我的牙齿疼了好多年,一直没管过。听说红星医院口腔科来了一名河南省级医院的口腔专家,我就立马来了。”9月28日,正在红星医院口腔科室门口排队的王女士告诉记者。
今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教学主任、口腔内科主任马欣来到红星医院口腔科,开启为期3个月的援疆工作。
来到红星医院的第一天,马欣就开启了忙碌模式。
“那天,马主任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就指导我给一名C型根管的患者做根管治疗,做完治疗,已是中午两点半了。”口腔科医生热比娅·哈德尔不好意思地说。
“2019年,热比娅·哈德尔曾来我们医院进行过为期3个月的跟班学习。当我得知她来自十三师时,便格外关照她。也就是在那时,援疆的想法在我的心中发芽。因此,当党组织决定选派我来援疆的时候,我没有丝毫犹豫……”再次见到热比娅·哈德尔时,马欣回忆起了往事。
此后,每周3个半天的出诊,挂马欣号的患者排成了长队。有时,马欣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援疆就是要务实,来了就要留下些什么!”马欣质朴的话语里充满了对援疆工作的深情。
“非常感谢马医生治好了我的牙周病。”48岁的患者张某提到马欣,感激不已。
原来,张某因牙齿松动曾到医院看过病,并被告知患有牙周病,建议拔掉多颗牙齿。
正当张某犹豫是否要拔牙之际,得知红星医院口腔科来了位援疆专家,便急忙去挂了号。
经过检查,马欣对他说:“我会尽最大努力保留你的牙齿,但你也要遵医嘱、有恒心。”
一次次的牙周基础治疗和维护,张某松动的牙齿逐渐结实,吃饭时牙齿酸软无力的感觉也逐渐消失了。
每次来复诊,张某都会对着马欣一遍遍地道谢。
除了帮助患者解除病痛、指导医生做好治疗外,马欣还会为科室医生进行面授或视频在线培训,并邀请派出单位的医生及护理团队进行视频操作指导。
口腔科医生徐悦说:“有一次,一名患者的根管治疗难度系数大,马主任就站在一旁亲自指导,最终顺利完成了治疗。在马主任的帮助下,我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马主任通过示教手术、病例讨论、小课堂的形式,提高了大家的医疗技术水平。”口腔科主任蔡亮亮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高科室业务水平、实现跨省科室资源共享,才是我此行最重要的使命。”谈到即将结束的援疆工作时,马欣的言语间满是不舍,“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