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小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能做些什么,
但对于一名突发疾病的重症患者来说,
却是一次与生命赛跑的希望。
4月29日凌晨6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收治了一位病人,该名病患在家突然头痛剧烈导致昏迷,并伴有出血症状,经过医生的初步诊断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河南援疆医疗专家、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衍当即要求立即进行CT检查。
张衍是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毕业于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后在北京天坛医院进修攻读博士,对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有着20余年的专长和临床治疗经验。这名病患,是张衍来哈密后的第一个挑战。
由于病患动脉瘤出血量大,情况十分危险,如果此时转院,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张衍当即决定,立刻准备手术,抢救病患。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张衍向河南援疆专家队的季玉陈教授请求支援。
季玉陈毕业于清华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在神经外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方面,经验丰富,造诣深厚。此次也是作为第十批河南援疆专家队的一员,任职于哈密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接到张衍医师的电话后,季玉陈立刻赶往红星医院,多年的从医经验让他意识到,病人的状况十分危急,一刻也耽误不得。
由于患者动脉瘤瘤体较大,不规则,瘤颈宽,瘤体有小动脉发出,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季玉陈和张衍两位援疆医疗专家经过严密的术前准备,上午11时30分,两位援疆医疗专家共同开展这台开颅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从开始切皮、去骨瓣、打开脑膜,每一个步骤都要异常精细,既要保证找到血管瘤,又要做到不破坏其他的脑组织,为了让手术效果达到最好,季玉陈和张衍先是通过麻醉控制好血压,起到降低脑压的作用,另外还想办法在脑室中放入一根引流管,将脑积液引流出脑室以降低脑压。
经过近5个小时的查找,专家们才找到破裂血管瘤的位置。正当专家们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没想到又发现了新问题!原来,患者大脑右侧血管状况不好,没有发挥作用,完全是靠左侧的大脑前动脉供血,而血管瘤又恰好长在左侧的大脑前动脉上,如果手术过程中左侧的大脑前动脉处理不好,将会导致左右两侧大脑都缺血,后果不堪设想!
河南援疆医疗专家、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衍说:“他的正常血管也有可能出现破裂,一破裂手术就可能很危险,但是我们就一直抱着永不放弃的信念,尽力拯救病人。”
对神经外科医生来说,这台手术有着极高的要求,不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医生也承担着相当大的压力。此时手术时间已经过去10个小时,这场生命抢夺战还在继续。
“完成了!”伴随着一句胜利的报告,所有医护人员终于长舒了口气,抬眼望去,时钟指向凌晨3时。从4月29日清晨11时30分,到4月30日凌晨3时,经过15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成功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
病人如今恢复良好,病情稳定,两位援疆医疗专家用精湛的专业技能给了病人最安全的保障。从黄河之滨,到天山脚下,他们肩负使命,不忘初心,踏梦而来;作为优秀的神经外科专家,张衍和季玉陈用他们丰富的学识、严谨的态度、精湛的技艺,用激扬的青春和澎湃的热血,为哈密的医疗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