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中透着睿智,平和中多了一份亲切,这是对吉世军的初印象。
“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集体和个人都应该大力支持、积极参与。援疆可以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到当地,帮助那些有需要的职工群众,同时也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我作为党培养的一名医生,理应到祖国最需要我的地方去。”吉世军如是说。
吉世军,河南省商丘市中心医院的一名心血管科医生,2018年9月3日入疆,在红星一场医院用精湛的医术,呵护着红星一场职工群众的健康,像马兰花一样,给这片土地带来希望。
“听说有个职工血压一直在200/120mmHg左右降不下来,但因为家庭条件……”两个护士的闲聊被吉世军听到了,他赶紧打听该职工的住址。
孟建芳就是护士口中的那个职工。她因为高血压住院治疗,可是家庭条件不好,尽管血压还没有稳定,但她还是执意出了院。这天一下班,吉世军就骑着电动车,一路走一路打听,找到了孟建芳家。
初见孟建芳时,她的样子很憔悴,全身浮肿,连续多天的恶心呕吐使她的脸色差到了极点。一问才知道,孟建芳现在每走一步路都气喘吁吁。经过检查,吉世军诊断孟建芳是高血压引起的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需要立即到医院治疗。经过一番讲解,孟建芳才意识到如果再延误治疗,后果将不堪设想,她才同意入院。
病情好转后的孟建芳对吉世军万分感激,拿着家里种植的枣、南瓜想要送给救命恩人,但都被吉世军委婉地拒绝了。他告诉孟建芳:“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你把自己照顾好,按时透析治疗,你身体健康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
现在,孟建芳每周都按时透析治疗,病情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精神头也足了,闲了还能到处走一走。
“这里医疗条件相对落后,职工群众看病不容易,需要我来;这里的医护人员和职工群众的淳朴善良打动了我,我也愿意来。”吉世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一次偶然的机会,吉世军认识了买租尔汗·米如拉老人。吉世军经过检查,发现老人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心功能不全,是患了冠心病。吉世军在纸上写下常规用药的用法和用量,耐心地反复给老人及家人讲解冠心病的注意事项。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老人的病情有了好转。
传帮带是援疆医生工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如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临床经验教给当地的医生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吉世军也不例外。
“援疆要根据当地疾病特点、当地科室人员的特点,以及设备的特点,因地制宜地援助他们。”吉世军说。
三个月的援疆时间里,吉世军每天准时到住院部查看心血管疑难病人。当地医护人员技术跟不上,他就手把手倾囊相授,合理准确用药、分析病情、讲解基本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
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医院心血管方面的几次疑难病例讨论中,多了一些指导性建议,少了一些困惑和疑问。而正是有了吉世军的参与,科室的医生们足不出户就能学到丰富的经验,接受专业的临床技术指导。
“从病历上可以看出医生对病情分析透不透彻,反映医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吉世军从基础抓起,常见的问题及时标记,进行整改。必要时会当面沟通,帮助医生作进一步检查诊断。
“吉世军医生十分耐心、细心且毫无保留地将临床经验传授给本地的医生,正是有很多像吉世军一样的援疆医生的到来,培养了大量的本土人才,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如今红星一场医院患者转诊的情况越来越少,既能让职工群众在家门口治好病,又节约了医疗成本,减轻了患者的家庭负担。”红星一场医院党支部副书记李卫兵说。
“新疆就是我的第二个家,医院的同事们对我关怀备至,热情的患者家属周末总邀请我去家里吃饭,淳朴善良的哈密人民给了我家的温暖,只要他们需要我,我会随叫随到!”吉世军坚定地说。
(孙荣 盛日刚 黄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