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雪染白苍松枯树,山道逶迤。近日,由河南省卫生计生委组织的新一批“中原名医哈密行”医疗卫生专家团队踏上新疆哈密这片热土,他们和已在哈密工作的第九批河南省医疗卫生援疆队员一道,为哈密群众带去健康。
如胡杨般扎根这里
高湘玲是第九批河南省医疗卫生援疆队员之一,一年半前来到“一盏路灯照全县”的哈密市伊吾县。该县2.3万人,面积却有1.9万平方公里,地广人稀,平均约一公里一个人。
高湘玲任职副院长的伊吾县人民医院,设置有100张床位,但平日每个科室的住院病人只有两三人,而急诊科医生没有抢救危重病人的经验,甚至连最基本的简易呼吸气囊都不认识。作为医疗队队长,高湘玲带领医疗队从病历抓起,把一年前的病历调出来仔细研究,从中了解当地医生的知识缺陷并逐条纠正。经过3个月努力,当地医生的专业能力有了提高。
说起完成援疆任务本该返豫的她,为何又留下来继续完成3年援疆任务时,高湘玲讲了个故事。
2017年11月5日晚,高湘玲哮喘发作在医院输液,但伊吾县盐池乡突发车祸,两人重伤,到医院后一人死亡,另一人颅脑出血、多发性肋骨骨折、气胸,情况危急,急诊科医生为患者放置了胸腔引流管,生命暂时无危,但是医院没有颅脑外伤救治条件,必须紧急转运哈密市。当夜大雪,通往哈密的路已封。高湘玲与警方联系后,由警车开道,保护救护车前行。高湘玲拔掉针头,与援疆队员王冰一起跳上救护车。进入天山后,风摧雪压,车子突然翻向路边侧沟。当时,高湘玲与王冰紧紧抱住病人,拼命保护车上的仪器正常运行。警察和医护人员一起将车缓缓拖了出来,患者平安转院。
高湘玲说:“有病患的生命托付,有同事的生死相依。我们的援疆之‘根’如胡杨般扎在这里,谁能舍谁而去呢。”
对口支援瞄准全覆盖
由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及多家医疗单位援建的淖毛湖镇卫生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哈密分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哈密红星分院,以及新建的哈密市人口计生服务中心综合大楼、维吾尔医院“洛阳正骨楼”和今年10月将启用的红星医院“中原病房楼”……哈密各地处处显现出“河南元素”。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河南卫生系统探索“组团式”对口支援方式,实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组团式”对口支援全覆盖,常规肿瘤专科建设全覆盖,主要医疗机构重点专科支援全覆盖,远程医学会诊系统全覆盖,贫困村义诊活动全覆盖等“5个全覆盖”。
河南省肿瘤医院哈密分院,将在本批援疆期内被打造成“东疆肿瘤治疗中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对哈密市中心医院,确定了重症、感染、呼吸等12个重点专科,每年派出相关专家支援,将其打造成“东疆区域疑难重症诊疗中心”。河南科技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大学和河南省人民医院对口支援红星医疗集团建设,将建设4个重点医学中心、3个特色专科联盟、2个教学医院、1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目前,河南已出台援疆河南医学专家人才义诊活动全覆盖方案,到2018年年底,实现义诊活动全覆盖。第九批河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党委书记、总指挥,哈密市委副书记李湘豫说,自2011年以来,河南省累计安排援疆资金4.43亿元,支持哈密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设备配备,已支援哈密市建成两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今年8月,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分别与哈密市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签订对口支援框架协议和补充协议,将医疗卫生援疆工作推向机制化、常态化。
对于河南援疆模式,哈密市委副书记、市长祖木热提·吾布力给予高度评价。河南省卫生计生委主任阚全程表示,河南省卫生系统将按照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调研新疆时提出的要求,结合医疗援疆情况,对中原名医哈密行等活动认真总结,把下一步工作抓好抓细。(杨力勇 李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