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午,由河南省卫生计生委组织的新一批“中原名医哈密行”医疗卫生新专家团队,抵达新疆哈密。他们将采取入村义诊、入院会诊、手术示教、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展开河南省医疗卫生对口援疆工作,将“组团式”对口支援模式推向深入。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哈密市委副书记李湘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党委常委、副师长、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王成增,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周勇参加相关活动并讲话。
2010年召开的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作出了新一轮援疆工作部署,河南省主要负责对口支援新疆哈密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2017年河南开展第九批援疆工作以来,河南卫生计生系统根据哈密地区需求,着眼于各族干部群众健康需要,在以往援疆工作基础上,探索创新了具有河南医疗卫生对口援疆工作特色的“组团式”对口支援方式。
目前,相关工作已经实现县、区级以上医疗机构“组团式”对口支援全覆盖,常规肿瘤专科建设全覆盖,主要医疗机构重点专科支援全覆盖,远程医学会诊系统全覆盖,贫困村义诊活动全覆盖的“五个覆盖”。
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成功“组团式”对口支援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市肿瘤医院)的基础上,河南还分别将哈密市中心医院、哈密市妇幼保健院、哈密市维吾尔医医院、哈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人民医院全部确立为“组团式”对口支援关系。哈密市所辖“一区两县“”的人民医院也全部与河南有关省辖市确定为“组团式”对口支援关系,伊州区、巴里坤县、伊吾县“一区两县”人民医院分别由郑州市、安阳市、濮阳市市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团场医院分别由焦作市、商丘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
依据河南“组团式”医疗卫生对口援疆工作计划,河南省肿瘤医院 “组团式”重点支援的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密市肿瘤医院)建设,在本批援疆3年期内,将其打造成“东疆肿瘤治疗中心”,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专科优势突出的综合性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对哈密市中心医院确定的重症、感染、呼吸等12个重点专科每年派出相关专家针对性帮扶,全面提升该院信息化应用管理水平,帮助其开展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工作,全力支持中心医院打造成东疆区域疑难重症诊疗中心。以“4+1”组团式模式对口支援红星医疗集团建设(4即河南科技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大学加河南省人民医院,1即红星医疗集团),建设4个重点医学中心、3个特色专科联盟、2个教学医院、1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这一工程全部进入实质化建设阶段。
截至目前,河南“组团式”医疗卫生对口援疆工作,已在哈密市维吾尔医医院建成“洛阳正骨楼”,并于2018年6月投入使用,这里依托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治疗优势,重点打造的中医骨伤科,开诊3个月床位使用已达到90%以上;河南省卫生计生委依托郑州大学一附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的远程医学系统,以市中心医院和红星医院为载体,建立了覆盖哈密市全部县(区)、乡镇、城市社区及十三师团场医疗机构的远程会诊网络,今年以来远程病理和远程会诊已突破1000例;针对哈密市脱贫不久的全部28个贫困村,出台援疆河南医学专家人才义诊活动全覆盖方案,到2018年年底前,将实现义诊活动全覆盖,不留空白点。
李湘豫说,医疗援疆惠民生、得民心,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总目标的最有效载体。2011年以来,河南省累计安排援疆资金4.43亿元,支持哈密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设备配备,改善受援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条件,已支援哈密市建成了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8年8月,河南省党政代表团来哈密考察指导援疆工作时,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又分别与哈密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签订了对口支援框架协议和补充协议,将医疗卫生援疆工作推向机制化、常态化。
王成增说,下一步,河南医疗卫生对口援疆工作将继续以“中原名医哈密行”活动为契机,延展“组团式”对口支援覆盖面;建立河南援疆医学专家人才团制度,发挥援疆专家的综合效益;进一步推进兵地融合发展,发挥好河南医疗卫生援疆人才的整体优势和集成效能,促进兵地不同医院援疆医生医学技术合作共享、共同造福哈密地区广大群众的工作平台建设。
周勇说,随“中原名医哈密行”医疗卫生新专家团队一同抵疆的,还有来自国家、河南省多家新闻媒体的采访团队。采访团队将在新疆哈密进行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有角度的采访报道,以医疗援疆为切入点讲好援疆故事、发现援疆典型、展示援疆成果,彰显“维汉民族一家亲”的互助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