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1 11:21:13 来源:哈密日报
■本报记者 安艳
怀揣梦想,2月17日,第九批河南援疆干部人才千里迢迢赶赴哈密,携中原之精华,援哈密之所需,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紧密结合哈密医疗卫生事业现实需要,深入开展“组团式”援疆,精准发力,对症施策,开启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密市肿瘤医院)的发展新篇章。
顶层设计之深入调研绘发展蓝图
2月27日,市第二人民医院迎来了第九批“组团式援疆”医疗专家,原河南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徐红伟带领着河南省肿瘤医院挑选出来的9名干部,精准发力,对症施策,以实际行动践行“‘组团式’援疆更好地实现受援方某一专业领域、某一团体单元已有技术能力的全面提高”的要求。
刚踏上新的工作岗位,援疆专家们就在院长徐红伟的带领下,深入医院各科室摸排调研。
“走,我们上放疗科去看看……”“冷主任,对于消化肿瘤内科的发展,您有什么建议和想法”……3月3日下午,职能科室主任与援疆专家座谈;3月10日下午,临床科室主任与援疆专家座谈;3月17日下午,医技科室主任与援疆专家座谈;3月24日下午,各科室护士长与援疆专家座谈……
整整一个月时间,徐红伟深入全院各职能、临床、医技、门(急)诊各科室,通过与科室主任交流,与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座谈,对医院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针对科室优势、不足、发展等问题进行详尽的调研总结,最大化地收集到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4月初,符合医院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密市肿瘤医院)2017年年度工作计划》《哈密市肿瘤医院“组团式”援疆三年发展规划》出台并开始运行。
徐红伟告诉记者,围绕市第二人民医院“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战略,以重点援建肿瘤专科为抓手,力争3年内实现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由综合医院向肿瘤特色综合医院转型,打造东疆肿瘤治疗中心。
综合施策之“4S”联盟体系显实效
4月16日,哈密市肿瘤防治4S联盟及多学科会诊中心揭牌成立,为打造成东疆肿瘤治疗中心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徐红伟介绍,肿瘤防治“4S”联盟是指实现肿瘤防治全方位科学控制的管理体系。分别代表Save救治患者、Seminar教育宣讲、Service健康服务、Survey反馈随访。成立4S联盟后,将运用医院的医资力量,向全社会宣讲肿瘤病的防治知识,从多学科会诊方面,让病人得到好的治疗效果。
“确诊子宫内膜癌,CT显示她的肝上有结节,已转移,建议化疗”“确定肝转移的依据是什么”……5月25日,在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楼4楼哈密市肿瘤多学科会诊中心,该院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超声科等科室的专家们正在对一位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
援疆干部、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吴红波看着病例,对患者肝转移的诊断提出了不同看法。
经过各科室专家们的充分讨论,最终确定手术治疗的方案。“手术中,我们探查到患者肝上只是一个血管瘤,并未转移。所以,手术治疗是最佳方案,避免了过度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吴红波说。
据徐红伟介绍,肿瘤多学科会诊是我国、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近20年的肿瘤治疗实践经验总结,可以规范肿瘤治疗、优化治疗流程,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等。
4月16日,哈密市肿瘤多学科会诊中心正式成立,由该院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超声科、药剂科、病理科等科室主治医师加上护理人员组成工作组,针对肿瘤患者病例,定期开展集体会诊讨论,提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
“每周四下午,针对入院的肿瘤患者,我们都要进行多学科会诊,已会诊患者近百人次。”徐红伟说,肿瘤多学科会诊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哈密市肿瘤防治正式进入联合治疗、规范治疗的快速发展时代!以肿瘤多学科会诊中心为平台,市第二人民医院不断强化救治患者的职能。
在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楼楼二楼的“抗癌之家”,记者看到墙上“健康树”上贴满了肿瘤患者的寄语,“让我们携起手来,共渡难关”“谢谢抗癌之家,让我有了倾诉的对象”……一张张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便签纸,记录着患者们的心里话,也见证着患者对“抗癌之家”的认可。
据了解,4月14日,“抗癌之家”和“护爱”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练习健身功法八段锦、开展读书会、开展健康宣教,志愿者已达百余人。抗癌之家的成立,成为癌症患者及家属了解癌症知识,正确抗癌的组织,成为肿瘤相关话题的畅言之地,它为肿瘤患者及家属提供了交流空间,为肿瘤患者提供了心理支撑和关怀。
此外,河南“组团式”援疆专家还通过开展各类讲座,利用“肿瘤宣传周”多渠道进行宣传,不断加强教育宣讲、健康服务等。通过开展反馈随访建立癌症大数据,将为防治癌症方案和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长效机制之发展医技育人才
患者李先生因无法承受肺癌带来的身心痛苦,曾一度轻生,通过多学科会诊和“抗癌之家”的帮助,目前已开始积极接受治疗,精神状态也开始好转,并在“健康树”上留下了“永远都要好好爱自己”的寄语。
在走访中,徐红伟了解到家住伊州区柳树沟乡的肿瘤内科患者朱女士病情多次反复,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便立刻启动急救援助绿色通道,寻求各方支援,这让朱女士一家感动不已,“河南专家让我们全家又看到了希望,非常感谢他们!”
据了解,“组团式援疆”专家开展工作近四个月来,共接诊、收治病人2050人(次),疑难病例会诊120人(次),参与抢救病人115人(次),主持、参与指导各类手术100余台,精湛的医术和暖心的服务,赢得哈密各族患者的一致好评。
其间,“组团式援疆”专家还开展新技术新业务4项,填补市级空白项目4项,在我市各族病患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一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两项手术均填补了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空白;“完全经自然腔全腹腔镜下乙状结肠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成功实施,让该院的大肠癌及微创手术治疗水平进入全疆领先行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成功救治、小儿癫痫病人的诊治填补了该院这一领域的盲区和空白……
一项项新技术、一次次危重患者抢救,河南“组团式援疆”专家的到来,让市第二人民医院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给哈密各族患者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健康福音。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为长远之计,援疆专家在带领科室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同时,积极开展“传帮带”工作。5月26日,哈密首次举行医疗卫生援疆专家“传、帮、带”拜师大会,通过师徒结拜仪式和协议的签订执行,培养青年医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创新协作意识,变输血为造血,切实提高青年医师的医疗技术水平,为医院的持续发展积累了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