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新疆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成功完成电子耳蜗植入+半规管阻塞+内淋巴囊减压术,受到了新疆哈密媒体的高度关注。而完成这例在河南也算得上先进的手术的主刀者便是河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刘军。
完成哈密市首例经鼻丘入路改良额窦开放术,哈密市首例低温等离子消融舌体肥大+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低温等离子消融扁桃体切除,腺样体消融术……面对援疆两个月以来交出的“成绩单”,刘军淡淡地说了一句,其实这些手术在河南大多是常规手术,但当地的耳鼻喉专业基础比较薄弱,很多项目没有开展。
那么,耳鼻喉科在哈密地区的发展究竟如何呢?
刘军介绍说,以他此次援疆所在的新疆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为例,该院耳鼻喉科目前没有专业听力师,各种常用检测设备几乎没有,科室仅有医师4人,其中还有1人休产假。而整个哈密地区的耳鼻喉科医师也不到20人。
为此,刘军经过两个月的观察,为医院制定了“三步走”的长期规划,力争用9年时间,通过培养人才和人才引进等方式,建立哈密市乃至东疆地区内的品牌科室。
刘军介绍说,“三步走”计划第一个3年是打基础,重点加强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完善科室内基本设备及人员构成,积极参与科研申请立项,加强对外交流,开阔视野。刘军计划用半年时间强化耳鼻喉医师的专业基础,使其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力争在一年半的援疆周期内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建立耳鼻喉规范化救治流程,并让其在指导下能够独立完成常见手术。
第二个3年是求发展,要求每名医师在全面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基础上,细分亚专业,有目标地申请科研立项,有针对性地解决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今年下半年,我们还计划在哈密开展豫哈五官科新进展论坛,让哈密的医师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最先进的理念。”刘军说。
第三个3年是上台阶,在亚专业基础上,要求医师对于专病有清楚的认识,树立个人品牌,树立科室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