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就在脚下,牧场绵延无际。今年九月,我又来到红星一场学校,开始为期一年半的二次援疆生涯。
9月7号,是我和战友们来到哈密支教的第一个周末。早上八点吃完饭,我们分别骑着电动车、赛车和二八大杠自行车出发了。十一点左右,终于到了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馆。
我的援疆团队,由七名教师组成,我和范莉老师都有一年多的援疆经历,对新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今年刚来援疆的另外五位老师来说,新疆还是一个陌生而又神秘的地方。他们渴望到红星一场周边,看看这块自己久已向往的土地。
一进大门,一座雄伟高大的英雄雕像,矗立在天地间。瞬时,庄重和崇敬感从心底油然而生。在这尊雕塑面前,我们感觉到自己的渺小。瞻仰完雕塑,我们正式进入馆内参观。
馆内,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一幅幅悲壮惨烈的画面,一张张英雄的照片,一份份尘封的历史文件,生动再现了西路军征战河西,血战高台的悲壮场景。我们仿佛穿越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心中激荡起无尽的感慨与信仰。那些简陋的武器和衣物,仿佛诉说着革命先烈的艰辛历程,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消灭地方军阀、策应河东红军、解决西安事变、培养革命骨干、播撒革命火种、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先辈们万里远征,西进新疆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今天,作为援疆教师,我们也来到了这个野旷天低、白云飞渡的地方,继承先烈的遗志,支援新疆的建设和发展。虽是一样的情深意长,但今天的新疆已今非昔比,今天的新疆是一个团结的新疆,和时代接轨的新疆,今天的新疆已是一个大踏步走向未来的新疆,我们能在和平安宁的工作环境里工作,是幸福的,幸运的。
“新栽杨柳三千棵,引得春风度玉关。”前有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有西路军浴血奋战。他们都为祖国统一和新疆建设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特别是西路军为解放和建设新疆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一个半小时的参观,激发了我们七位教师对援疆使命的认同感。走出纪念馆,我们在门前的树荫下,对“来疆为什么,在疆做什么,离疆留什么”这“援疆三问”进行讨论和交流。
我们深感作为一个援疆教师的光荣,大家纷纷表示:一定会珍惜机会,不忘家乡领导的嘱托,不忘初心,牢记援疆使命,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构筑中华文化共同体,为边疆的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此情此景,我不禁感慨:
当年西征壮志酬,今日援疆写风流。
中原教师有大爱,再谱新篇天山头。
第十三师红星一场学校南阳援疆教师 徐金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