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3年的初春,我与八位志同道合的伙伴,怀揣着梦想与责任,踏上了通往西域的列车。我们的目的地,是那片承载着千年丝路记忆的土地——哈密。历经三十余小时的铁轨摇曳,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我们抵达了哈密火车站。尽管春寒料峭,但哈密市领导的热情迎接如同温暖的火焰,瞬间驱散了我们旅途的疲惫。在哈密市党校的三日培训后,我们被分派至各自的岗位,开启了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新篇章。
初来乍到,哈密的干燥气候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嘴唇干裂、皮肤脱屑,甚至不时流鼻血,这些都是我必须面对的新挑战。加之时差带来的困扰,失眠与脱发成了我夜深人静时的常客。经过一学期的生活适应了干热的环境,第二学期又迎来了零下十几度干冷天气,外边大湖结冰几尺厚,风刮在脸上就像刀割一样,那种刺骨的冷使得腿都冻硬.这些恶劣的环境根本阻止不了我心中的援疆热情。相对于工作这些困难都不算什么,我坚信 “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使援疆教育开出绚烂的花朵。”
在课堂上,我用心播撒爱的种子,用爱编织每一页课件,以激情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会亲自批改学生的每一篇作业,耐心解答他们的每一个疑问,确保知识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我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公开观摩课,通过分享我的教学艺术,赢得了同行们的认可与赞赏。
作为教研活动的主持者,我将中原的教学智慧与新疆的教育实践相结合,促进了两地教育理念的交融与升华。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让教育的阳光普照边疆,让知识的力量滋养每一片土地。
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这段援疆之旅,是我人生中的一段宝贵经历。在这里,我不仅播撒知识的种子,更收获了一份份深厚的情谊。我坚信,教育的春风一旦吹拂,便能让边疆的孩子们绽放出希望的花朵,让桃李芬芳遍布天山南北。
鲁传云,杞县第一高级中学教师,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