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援疆期间,我的枕头边一直珍放着一块儿用红色塑料袋子装着的“黄煤土块”,那是在我即将踏上援疆路时父亲送我的。每当看到它,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段催人落泪的场景。
记得那是2023年2月11号,是距离2月14号启程“援疆”的前三天的上午,我再一次来到了父母身边。
家中两位老人已经年近八旬。老父亲十几年前做过心脏支架手术,老母亲患有严重的耳聋,都特别依赖我这位长女对他们的照顾。
援疆的事,我始终不敢正面草率地告诉他们,担心他们不好接受,不能接受。所以过年后去了家里几次,我都欲言又止。
马上要“集结援疆”出发了,不得已,我又特意来到父母身边,来到了融入我童年无限回味的老家庭院中。以往充满温情的庭院此时似乎格外地“冷”,冷得让我焦灼不安,神情慌乱。我揣摩着,思量着如何向两位老人来告别,又如何宽慰他们来接受我即将援疆的抉择.....
我焦灼的神情和异样的举动引起了经验丰富的老父亲睿智的判断——女儿要远行。可是,他绝没有预料到,我要到大漠飞天的边疆去,而且一去至少要呆上一年半。
当得知我确定要援疆的事情后,特别了解我性格的老父亲平静且又有些不舍地对我说:“去吧,你的脾气爸爸最了解,选定的事是没得讨价还价的,爸爸支持你。但,你也毕竟不再年轻,一定要注意保重身体。”话音一落,父亲便起身走向大门,走向屋外......
大约过了20多分钟,只见老父亲惦着一兜棱角分明的红色塑料袋子回来了。父亲脸上的表情与以往我印象中看到的那种平和的,慈祥的表情,似乎有着某种特别的不同。他悄悄地,默不作声地再次来到我们中间,似乎有些“精神恍惚”地又在原来的小板凳上坐下。此时,我的第六感觉坚定地,毫无质疑地告诉我,父亲在努力地,竭尽全力地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尽力保持他强大的内心的镇定。
只见老父亲小心谨慎地解开那个看着非常结实而又喜庆,却又显得棱角分明的红色的塑料袋子,我们一家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这个袋子,看到了袋子里显露出的那几块“普通”却又凝聚着“深刻含义”的“黄色煤土块”.....
起初,我真有些大惑不解,但是,突然间,我又七情开窍般恍然大悟!我的眼泪默默地浸润到我的全身,我的骨髓......我深刻理解“黄煤土块”所饱含的深情——它是我远行他乡水土不服时的“救命神药”啊。此时,我感觉父亲手中的“黄煤土块”似乎透射着温度,透着爱意,透着不舍,透着牵挂,透着父爱如山的博大胸怀......
在我做抉择的大事面前,这也许就是父亲对我支持的最特别的表达吧!
援疆,是我发自内心的一种对教育“爱”的抉择,是我服务新疆教育,服务兵团课堂的挚爱情怀。而那块珍放在我枕头边的“黄煤土块”是给予我力量,陪伴我援疆的最珍贵的“精神食量”。
作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学校援疆教师张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