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4日,注定会成为我生命中最美好,最值得纪念和回忆的日子。那一天我和另外107名河南援疆教师一同踏上开往哈密的列车,来到这个我梦寐已久的城市。
入职培训结束,2月20的周一的上午八点五十分,我准时到受援学校十三师红星一场学校报到,开始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
时光匆匆,在援疆支教走过了三分之一,结束第一学期就要踏上回程的前一天,一大早醒来,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国语的妈妈预约家访的时间。
这是我参加援疆工作以来的第一次家访,从国语的表现来说,他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孩子,并不是我暑假期间要家访的对象。但是国语的家长主动报名要我去家访,让我感觉到家长对孩子成长的重视程度,我很开心。
到国语家家访,把重点放在哪里呢?想起之前国语的父母曾经两次跟我沟通的内容:“孩子比较胆小,不太自信,希望老师课堂上多提问他;孩子这次单元测试成绩不太好,我们问他原因,他不说话,但他跟奶奶说他的心里压力很大。”
第一次的沟通,按照家长的要求在课堂上多鼓励国语,多给他发言的机会,我发现孩子并不像家长说的那样胆小和不自信,第二次沟通,我给家长以下提示:当看到孩子卷子上分数的时候,你问孩子的第一句话非常关键,要想一想你怎样表达,孩子愿意跟你打开心扉?
距离预约家访的时间还有一个小时,我查了相关的资料,决定把这次家访的重点放在给孩子减压和给孩子良性的心理暗示两方面。
九点钟,我如约而至,一进门,国语的奶奶和妈妈满面春风地跟我打招呼,国语规规矩矩地跟我行礼问好。
我拉着国语的手坐在沙发上。从家里的布置谈到家里人的工作,无论是家庭环境,还是国语奶奶和妈妈跟我的谈话,都让我感觉到国语生活在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我和国语来到书房,了解到国语喜欢读的书是历史类书籍,书桌上方张贴的假期学习计划,从学习时间到学习内容都特别具体。
”学习计划是谁帮你制定的呢?”
”是我爸爸给我制定的?”
”哦,你完全没有参与吗?对于爸爸制定的学习计划,你有自己的意见没?”
也许是刚刚国语给我表演律动操的原因,国语此刻的话多了起来,我们的话题也多了起来。我把早上准备好的人民日报公众号上发的关于一个高考生的故事读给国语听,结合这个高考生的故事,我给国语提了两点努力的方向:一是在以后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知识,在这方面多付出时间和精力。二是学会独立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管理自己的生活。
后来,国语拉我又来到客厅坐下,我继续和国语的妈妈和奶奶交流,并给他们指出了今后在教育孩子方面努力的方向:
1. 不给孩子压力,假期计划中做试卷的量可以减半,多让孩子参加实践性作业。
2. 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从正面切入,用良性的词汇引导孩子向良性的方向发展,良性的语言暗示可以让强者更强。简炼、明确、肯定的语言如果反复说,就能形成对孩子完整的心理暗示。久而久之,孩子就可以慢慢变成家长希望的样子。
3.不要让孩子时刻都表现得中规中矩,允许孩子偶尔调皮。
我定的一个小时的家访时钟响了,刚好也到了国语的爷爷和爸爸上夜班下班的时间,我起身告辞,国语的奶奶拿出了她提前亲自绣好的两双鞋垫送给我,鞋垫上绣的“勿忘我”三个字特别醒目,我为这份真诚感动。我也拿出自己从校园采摘的杏子送给国语,祝愿他在这个温馨的家庭环境里成长得更好,也祝愿上天能够垂青这个幸运的孩子。天道酬勤,我相信国语一定会有一份如愿的收获!
作者/南阳市第十七小学援疆教师徐金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