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援疆行,一生援疆情!援疆是一种责任,体现使命担当,我作为周口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名援疆医师,背负着重任与期望,我要用最真挚的关怀和最专业的知识,为边疆送去温暖。
“郭医生,孩子这一段时间体重增长了,睡的很好,大便也正常了,非常感谢你……”。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儿保科,作为援疆医生我正在为当地儿童进行详细体格检查、发育评估,并为家长进行细致科学的孩子生长发育、营养喂养、辅食添加、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养育指导。
今年5月,我们来到哈密市巴里坤县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援疆之旅。面对环境、饮食的差异,我克服苦难,迅速进入角色,尽心尽责的为来院就诊的每位患儿进行的专业指导,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在5月全民营养周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活动中,我先后到巴里坤县第一、第二、第三幼儿园进行《幼儿的膳食管理与营养指导》及到巴里坤县第二中学开展《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等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孩子们合理饮食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我家住在伊吾县,听朋友说这里来了一位技术精湛的援疆医生,我专门带着孩子过来,治疗是真有效,孩子能吃能玩,我真是没白来。”短短2个月里,凭借精湛的儿童保健专业技术我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许多家长孩子一有情况就来随时找我就诊,我主动添加了他们的微信,以便随时回答育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患儿家长慕名前来。“我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患儿保驾护航。无论在哪里,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把每件事做好、做精、做细。”这也是我援疆的初心。
为了保障母婴安全,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降低新生儿童的疾病和死亡率,加强高危儿管理,我随时待命。6月26日下午18时50分突然接到哈密市妇幼保健中心的电话,有两名特殊患儿病情均未痊愈因家长强烈要求先后签字从哈密市中心医院出院回到了巴里坤县,需要跟踪随访,其中1名萨尔乔克乡35周早产儿因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肺炎”当天还需要继续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能随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等情况,病情尚未痊愈,但家长坚持签字出院回家了,同时还有1名37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刚住院两天也需要机械通气治疗,但家长坚持签字后带着孩子自行回到了巴里坤县人民医院。接到通知后我们立即在妇幼计生中心领导的带领下前往县人民医院产科病房追踪“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了解到家庭因经济原因坚决不愿继续治疗,但患儿病情危重,经过悉心沟通,家长最后终于同意继续到哈密市中心医院后续治疗。接着,我和妇幼中心朱主任又连夜赶往40公里外的萨尔乔克乡诊查和追踪提前出院的35周高危早产宝宝,后又多次前往萨尔乔克乡追踪和监测孩子的基本情况,直至孩子状况趋于平稳。
此次援疆正好赶上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成立70周年,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庆典活动的爱岗敬业方队,经过1个多月的辛苦排练,我们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精神,向新疆人民展示医务人员的风采,为巴里坤献上来自河南周口的美好祝福。
每天平凡的我们都在做着平凡的工作,这些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激励我持续奋发向上,砥砺前行。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履行医生职责,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为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作者:援疆医生、周口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