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已经一年多了,先后经历了很多事,但援疆之初的那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成为我爱洒援疆路,衷情耀红星的写照。
记得,那是援疆之初的一个3月初清冷的早晨。哈密的天空是空灵而高远的,空气是清新而刺骨的。凌晨的哈密让我们这些远道而来初来乍到的援疆人感受着它的高冷与独特。
根据受援的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学校的安排,我和同居室的一位援疆“姐妹”同时被学校派往几十公里外的一所学校参与集中国语检测网络改卷。由于初来乍到,对前往目的地学校的交通,路况,学校位置等都非常陌生,而且红星学校又没有集中组织,怎么去,如何走?我们脑子里一片空白,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油然而生。
为了保证提前到达,我们选择了“早起”与“打车”。凌晨周末的哈密冷清得让我这位来自八朝古都开封的援疆人感觉很不适应。走了大约一公里多的路程,我们才打到车,但没能吃上早餐(没能找到哈密早晨的早餐店),我们就急急忙忙地赶往目的地。到地方后,本想着能在目的地学校的周边买上一份能填饱肚子的早餐,但是,我的想象又一次被颠覆了——学校就在“旷野之中”,周围人迹罕至。不得已,早餐被泡汤了。整个一上午,我们不得不饿着肚子投入到紧锣密鼓的,高强度的云端阅卷工作中。这对于一位已经53岁的我,对于已经从事近20年校长工作经历的我,对于一位河南教育的佼佼者——“中原名师”的我来说,着实有点不太适应。
改卷,分工明确,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我和所有的老师一样精神高度集中,动作高度一致。当工作进行到第一天下午时,责任,压力,劳累,疲惫,紧张,恐惧等一股脑地悄悄向我袭来......就在第一天的晚上,我的身体免疫防线崩溃了,我完全被高烧控制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型感冒”重重地击倒了我这位心理强大的援疆人,让我援疆之初的心如桃花般的欣喜被击得粉碎。但是,一种对援疆工作的无限敬畏,一种对阅卷工作高度负责的强大使命,让我第二天依然强打精神,以阅卷之初的工作状态,顽强支撑到改卷结束,圆满完成了那次阅卷任务。
在返程的途中,我整个人是头昏脑涨,头重脚轻,走路像踩棉花包似的,精神差到了极点。至今,我都记不清楚,我是在同伴怎样的搀扶下才安全地到达的“家”。
哈密的医疗资源是有限的,在不影响任何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我坚持在学校周边求医问药了好长时间才渐渐康复。
但是,那场大病之后,我就患上了严重的腿麻,脚疼的毛病,至今还在持续治疗中。不知多少次,我曾经在病痛中被惊醒,不知多少次,我脚疼得撕心裂肺让我无法正常入眠,就是上厕所都无法正常起蹲......但是,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援疆承诺,为了心中的那份挚爱与执着,援疆的第一个学期,我硬是每天强忍病痛,坚持坚守岗位,高质量完成每周十几节课的语文教学工作,没有无故请一天假......
援疆途中的这件难忘经历至令我记忆犹新,刻骨铭心。
作为一位普通的援疆老师,我韬光养晦,竭尽全力,努力在用自己博大的情怀温暖着边疆的莘莘学子;作为一位有追求和梦想的教育人,我殚精竭虑,兢兢业业,尽力在用自己深沉的挚爱丈量着兵团教育的三尺讲台。因为,对援疆工作的执着和深沉的爱已经根植于我的心中,融入了我的血液......
爱洒援疆路,衷情耀红星,这是我的援疆故事,更是我价值追求!
作者张志英 中原名师、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学校援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