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拜读《后汉书·臧宫传论》,虽知道了“臧宫、马武之徒,抚鸣剑而抵掌,志驰於伊吾之北矣”这句话的寓意,但直至长大后,方理解和明白了其中真正之深意。
成长中,认识了伊吾胡杨林,知道了她是世界仅存的三片胡杨林之一,是我国境内分布最为集中的胡杨林。伊吾胡杨,是地球上树干造型最独特的胡杨,是地球上树龄最高的胡杨,是地球上离城市最近的胡杨,慢慢感受到了河南援疆干部的胡杨精神。
曾经,在笔记里记过这样一段话:胡杨精神就是援疆精神,是执着、坚韧、顽强、不屈的精神,也是信念和意志的坚守!河南援疆干部,正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种精神,不怕艰难险阻,舍小家顾大家,守护、奉献着边疆大地!
这种精神一直鼓舞激励着我,也让我逐渐产生了去往边塞的心志向往。
这个机会,在2024年春节后呈现在我面前,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选派优秀干部到哈密两级法院挂职锻炼,经过向单位领导汇报、与家人和朋友沟通后,愿望最终得以实现——到哈密市伊吾县人民法院挂职锻炼。
当接到组织的委派时,内心是没有半点犹豫的,能够成为援疆干部中的一员,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对自己能力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自己内心一直有着没有穿上军装的遗憾,这次援疆,同样担负着戍边的神圣职责,可以圆了军营梦。
临行前,中院、高院领导再三叮嘱,援疆法官除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应做民族团结的促进者。“组织派我来援疆,我就要踏踏实实地完成组织安排的任务,不辜负组织的期望。”来疆之前,我就暗暗下定决心,给自己树立下这样的信念。
初来伊吾,耳边萦绕着动听优美的旋律,聆听着对伊吾的介绍,感受着这里的风土人情,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少数民族的善良、热情,所有的辗转劳顿与忧虑一下挥之而去。
2024年3月18日,我正式到哈密市伊吾县人民法院工作,挂职哈密市伊吾县人民法院副院长,2024年3月22日,伊吾县人大常委会正式任命法律职务,我很快投入到办理疑难复杂民事案件的工作中,截至目前,共开庭审理民事案件32件,结案25件,调解12件,撤诉5件,调撤率68%。在办理案件中重视释法析理,做通双方当事人工作,告知双方法律规定、本案应该如何处理、调解方案是什么、调解结案后果有利于履行等,当事人认识到调解书和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纷纷同意调解,有的当庭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庭履行,收到良好效果。除此之外,还担任审判长审理刑事案件3件,严格规范刑事案件审理程序,严把证据关,力争办成铁案。
2024年4月17日,按照伊吾县委政法委安排,到伊吾县委政法委组织的“2024年伊吾县政法干部政治轮训班”,为全县政法干警做了主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授课,现场参训政法干警77人,收到良好反响。随后受伊吾县人大常委会的邀请,到伊吾县淖毛湖镇举行升国旗仪式及进行社区法律咨询活动,参加人员有伊吾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蒋丽萍、伊吾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杰恩斯别克等,接待来访群众数十人次,并且以此形成制度,常态化每月到各乡镇社区举行一次法律咨询活动,截至目前,已参加社区法律咨询活动3次,接待群众100余人次,进一步化解了社会矛盾,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社会和谐。
短短三个月来,虽然忙碌,但感到很充实,伊吾法院的同志处处照顾,热情帮助,我很快克服气候不适应和水土不服的困难。工作中,调解、开庭、与伊吾法院同志们认真研究案件、一道进行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看着各族兄弟握手言和,看着他们那一张张眉头舒展后的笑脸,看着民族团结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虽紧张忙碌,但又感到充实与欣慰。
我从初来乍到时的新奇、惴惴不安,逐渐变成了热爱、着迷,对伊吾这片土地产生了越来越深的感情,这里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都深深地吸引着、打动着我。
借得东风发春华,自有秋实满枝头。现在的伊吾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形势持续向好,繁花似锦、充满希望,伊吾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民族团结的累累硕果比哈密瓜还要香甜。
总有人好奇的问道,"吃的怎么样"、"那里安全吗"、"气候适应吗"…我就略显自豪的向他们介绍,虽然伊吾县距哈密市有200余公里之遥,交通颇有不便,但现在的伊吾应该是全中国最放心的地方之一,不仅安全,而且有独特的风景、风情、风格。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奉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伊吾工作的这段日子里,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讲奉献”,什么是“讲政治”。感谢组织的关爱与信任,让我得到援疆锻炼的机会;感谢伊吾人民的热情与理解,让我收获一个故乡;感谢援友们的团结与友爱,让我结识一群好兄弟;感谢父母妻儿的支持与鼓励,让我充满力量继续前行。
胡杨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在伊吾,看到了胡杨的悲壮和坚强,被那种向上而生的精神深深打动着。
如今,伊吾胡杨林的一颗颗胡杨依然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不管环境多么恶劣,它们都顽强地与干旱和风雪做着不息斗争,书写着生命的不朽芳华,向人民展示胡杨一千年的生活,六千年的历史,九千年的沧桑。
人生中有着红旗渠精神的激励,有着胡杨精神的鼓舞,能让一个人的内心变得更强大,更坚定。
我心里一直在告诉自己,珍惜眼里的每一处风景,心里的每一次感动,脚下的每一步丈量,还有每一次相遇、每一次交流、每一次思考、每一次拥抱…因为,这些都将注定成为你生命中不可复制的经历。
我想,当下,我要做的就是以专业的法律知识履行法官的神圣职责,为天平增辉,为国徽添彩,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交融交流,与少数民族同胞手拉手、心连心,同心逐梦,为社会的法治进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河南法官精神,在天山脚下发光!
作者简历:袁晓毅,河南省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现挂职任哈密市伊吾县人民法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