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上午,在巴里坤县疾控中心,柔性援疆干部崔幸洋正在给县疾控中心检验科人员讲授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方法中的《原子吸收分析技术》。
2023年10月下旬,河南省平顶山市疾控中心干部崔幸洋带着组织的信任和嘱托,作为为期三个月的柔性援疆人才之一,跨越千里来到巴里坤县疾控中心开展对口援疆工作。到达巴里坤后,他克服水土不服等困难,没有来得及休息就扎进巴里坤县疾控中心实验室,了解仪器设备技术性能、使用情况和检验科人员技术水平。
巴里坤县疾控中心现有各类检验检测设备20余台,仪器设备先进,操作复杂,对人员要求较高。“我们这里各类检验设备齐全,但是不能真正用起来,也是很着急啊。”在第一次进实验室了解情况时,县疾控中心检验科副科长宋庆东焦急地说。崔幸洋听在耳里,急在心里,他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了解到个别仪器设备零部件老化、灵敏度下降、性能不稳定等问题后,他开始查看仪器说明书、咨询工程师,请教专家老师,全身心投入到仪器设备的调试工作中。
“色谱柱压力下来了,仪器能够正常工作了!”县疾控中心检验科工作人员加娜尔·阿力甫斯高兴地说。面对仪器设备出现的问题,崔幸洋从察看设备构造、了解日常操作流程等,逐模块检查、排除,最终找到问题并一一解决。援疆以来,崔幸洋调试大型仪器设备6台件,使仪器设备灵敏度、稳定性满足国标检测使用要求,保障了检验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秉承“经验不保守,技术不带走”的理念,崔幸洋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开展技术理论培训,对检验技术人员进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解读》、《水质结果分析与质量控制》、《原子荧光分析技术》等理论培训,开展培训6场次,培训人员30余人次,有效提升检验人员理论水平。
3个月的时间,崔幸洋通过以练带帮教的方式,带领检验科开展生活饮用水21项指标方法验证工作,完成各类检验检测实验60余次,有效检测数据2400多条。在他的指导下,编制大型仪器设备作业指导书6份,建立了标准化操作流程,增加铝、六价铬、氰化物、三氯甲烷等12项水质监测项目,检验能力从现有20项提升至32项,基本实现生活饮用水常规检测项目全覆盖,使巴里坤县疾控中心具备自主开展水质检测能力,达到自治区水质监测要求。
“崔老师虽然年轻,但检验技术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在日常工作中面对面讲、手把手教,我们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他这里都能迎刃而解。每一台设备都耐心讲解基本原理、基础方法,从仪器清洗、试剂配制、设备构造、使用操作等方面对仪器设备进行培训。我们实验室人员现在都能上手操作使用了,感谢崔老师的指导。”巴里坤县疾控中心副主任宋波说:“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崔老师用专业的技术水平全力支援巴里坤县疾控事业发展,高质量完成了援疆任务,诠释了新时代援疆人激情满怀、无私奉献的人生底色与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