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兵团医院培训回来,一有时间,王晓培就把爱人薛路路当成了她练习中医适宜技术的“小白鼠”。薛路路也是“痛并快乐着”,不断地鼓励王晓培:刮痧手法上已经掌握了,虽然时间有点短,在力度上、时间上还要多努力。将护理应用在中医领域,这是中西结合,医护结合的新探索,不能急。
薛路路和王晓培是红星医共体红星一场分院的医生和护士。作为来自中原的大学生,他们在这里已相依相伴了12年。
2009年7月薛路路从河南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了。一直在中原地区生活的他怀着对新疆这片土地的向往,报名了学校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大开发”计划。来到了当时的农十三师红星一场医院。
薛路路在学校学的是口腔医学专业,当时医院里只有一名口腔科医生。医院每年定期为团场学校里的学生进行免费的口腔检查,并通过窝沟封闭项目,免费为孩子们的牙齿做保护层,提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他们的服务受到了广大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
原打算在这里干上一年就回去的薛路路被兵团人的热情和质朴所感动,同时他也真切地感到,这里的人们需要更好的医疗服务。他的工作受到了师团委的表彰。在第一年志愿服务期即将结束时,他做出了人生的重要决定:留下来。同时他鼓励已在偃师市人民医院工作的女友王晓培也来新疆看一看。
2011年带着对爱情的憧憬和对新疆的好奇,王晓培踏上了来新疆的旅程。随后报考了红星一场医院的人员招录考试,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医院录用。在老家从事的是市级医院心内科的护理工作的王晓培,来了之后,虽然条件有些落差,但她很快就适应了团场医院综合性的护理要求。不管是夜里出急诊、为病人洗胃,还是为产妇接生,她都干的得心应手。
初到团场,团场为他们提供了廉租房,生活上在朋友和同事的帮助下,两个人在红星一场很快安下了他们的家。工作中,薛路路在服务基层群众中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性格爽直的王晓培在和同事的团结协作下,渐渐融入了医院这个大家庭。
随着两个孩子的相继出生,薛路路和王晓培的生活也更忙碌了。两个人回老家看父母的机会屈指可数。两班倒的工作节奏,让王晓培和家人特别是两个孩子的陪伴特别少。说到这些,王晓培心里充满了愧疚。特别是疫情防控的这几年,作为医护工作者,薛路路和王晓培的忙碌是可想而知的。家中的孩子只能丢给老人照看了。每次回老家探亲的时间,两人都会多腾出时间陪陪家里的父母。让王晓培特别遗憾的是,出来12年,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基层护理人员少,她们还没有一次在春节期间和父母团聚的经历。
2022年10月,王晓培被紧急抽调到十二师104团,参加兵团在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在53天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她克服家庭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配合医护组人员出色完成了工作任务。
薛路路和王晓培两个人在干好工作的同时,又一起努力,相互鼓励分别报考了石河子大学成人本科的口腔医学和护理专业。2020年1月,两人完成了本科阶段的学习,并先后通过了国家主治医师和主管护师的考试。一转眼,12年过去了。两人都成了红星一场分院的业务骨干。薛路路成长为门诊部的负责人。工作、生活、家庭上两人都成熟了很多。作为全科型的护理人才,今年3月份王晓培参加了两个月的兵团第一期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回来后她做好了自己的课件。王晓培深知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学好技术,带好徒弟,医院今年申报二甲,医养结合的康复中心成立在即,相关的护理人才一定要跟上。
两人深知中医适宜技术若能在基层医院试点和推广,这是一项造福基层群众,提升医护服务质量的好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