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各族群众的好日子”!
是初心;
是使命;
是召唤。
起始,孙永民就深知为什么出发。从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巡视员成为哈密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党委副书记,三年援疆一路走来,“角色”的转换,使他更进一步懂得援疆工作的重任在肩。他与第十批援疆干部们披肝沥胆、励精图治;以民为本、胸怀全局;实干为基、开拓创新,用深情丈量瓜乡每一寸土地,用担当书写出高质量援疆答卷!
2021年6月,孙永民在高新区唱歌的果公司调研援疆项目。
春暖花开之时,记者走进孙永民的办公室,专访过程中最深的印象是他不停歇的“援疆总在进行时”!
记者:在您心中,援疆工作是怎样的分量?
孙永民:我在上大学时入党,那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牢牢扎根在心中。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因此,援疆工作必须筑牢政治忠诚,保持清醒,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要守初心、担使命,把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落实到援疆各项具体工作中,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援疆工作中落地见效。就我自身而言,援疆工作既有沉甸甸的分量,更有担责的光荣,让当地各族群众过上最幸福的生活一直是我的追求,为老百姓谋福祉、谋幸福是我援疆工作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实际工作中,竭尽全力、努力实践,招商引资、文旅产业、工业经济发展、疫情防控、“放管服”改革、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所分管和主抓的工作中,有问题解决问题,有困难解决困难,主动作为,以真情真心干实事。
记者:创新驱动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做好援疆工作、推动援疆工作迈向新台阶的第一动力,在分管的工作中,您是如何撬动创新驱动最大效益的?
孙永民:新一轮援疆工作是在新疆发展的特殊阶段推进的,必须紧紧依靠创新发展,把创新发展贯彻到援疆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式、招商引资、项目管理等全过程中去,以实现援疆工作历史性突破。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工作岗位的不同需求,河南援疆工作坚持变化变革和加强顶层设计的思路,主动提出不同时期的发展思路、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注重精品品牌打造,着力在体制机制上引入优势、创新实践。制定《哈密市深化工业园区改革工作任务分解方案》,以哈密高新区为试点,先行先试,为全市改革起到推动引领作用;认真规划完善河南援疆产业园,为各类招商企业落地和产业链的延伸打牢基础。
2020年5月份第一次疫情结束后,我们对创新招商方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实践,策划召开了以哈密为主会场,以乌鲁木齐、郑州、洛阳为分会场的四地“云推介”线上招商活动,现场“云签约”项目8个,撬动协议投资额36.28亿元。积极利用援疆后盾力量,以互联网、消费扶贫直播节为载体,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哈密各类瓜果的销售。谋划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重点招引库、推进转化库、落地开工库等“四库”,并每月进行一次动态调整,形成“谋划储备一批、洽谈引进一批、落地开工一批”的联动机制。
2021年,通过“走出去”和“云”上招商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招商渠道,成功引进龙成集团、巨融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落户哈密,使产业链不断完善壮大,带动效应显著增强。同时,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哈密市商务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精准分析豫哈产业发展现状,坚持需求导向,积极推动成立河南产业援疆促进会,发挥好河南省上市知名企业的引领作用,围绕我市六大产业,吸纳更多有援疆情怀的河南优秀企业家有序有效开展产业援疆。为进一步加大智力支持力度,依托河南省社科院推动成立“豫哈经济发展研究院”,着力打造促进哈密经济转型和能源发展的智库型、创新型综合平台。
2022年6月2日,在河南郑州地铁1、2、5号线开通援疆“哈密号”专列试运行,今年1月31日启动正式发车。这是首列带有“哈密元素”的主题地铁,郑州居民可以近距离感受大美新疆、甜美哈密的独特魅力。“哈密号”专列以哈密的文旅元素和农副特产品元素为主题,重点从哈密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农副特产品、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宣传三大方面推介“丝路名城 甜美哈密”品牌形象,宣传哈密的文化历史、风景名胜、风土人情等,成为郑州街头宣传推广、助农消费、交往交流、招商引资于一体的“移动平台”,让援疆工作融入郑州市民的日常生活。其中,在文化和旅游产业推介专列上,悬挂、喷涂及滚动播放着哈密大海道、伊吾胡杨林、东天山景区等哈密市著名旅游景点的图片和宣传片,引导并激发游客前往哈密旅游的热情。在农副特产品推介专列上,哈密瓜、葡萄干、大枣等新疆农副特产品均以“图片+二维码”的形式进行宣传,乘客乘坐时只需用手机扫码,使可直接将这些农副特产品“一扫”到家,品尝和享受来自新疆原产地商品,推广及促进新疆农副特产品在河南亿万人群中的消费。同时,哈密市招商引资的手册图谱推介也出现在“哈密号”专列上,通过优势资源、优惠政策宣传,以吸引企业家来哈密投资置业,实现引客入哈旅游和消费援疆,促进哈密旅游产业发展。并且,创新实施短信推送,协调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通信河南公司向河南全省近1亿人民手机用户发送信息宣传推介哈密,每周4条,逢重大节日,每日1条。可以说“哈密号”无疑是一种创新,不仅体现了援疆精神,更是移动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最好载体。
2021年5月,孙永民在伊吾胡杨林景区参加哈密文化旅游资源宣传推介会。
记者:发展文旅产业是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的有效载体,您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哪些新的尝试与探索?
孙永民:首先是理解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从文化戍边、文化兴边、文化治边到文化润边,文化润疆的提出既是文化治理边疆的历史性赓续,也彰显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深化和升华。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事关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实现。要从全局角度统筹谋划,从工作实际精准考量,回答好“何为文化润疆、为何文化润疆、以何文化润疆”的三重逻辑命题。
其次还是创新思路,在规划和设计上下深功夫。我们以实地调研和座谈会方式全面了解哈密市旅游发展情况,不断优化旅游营商环境,制定《哈密市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科学谋划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哈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0)》。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河南省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找准载体、讲好故事,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体现、直抵人心,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切实在‘润’上下功夫,制定了《河南省文化援疆实施方案(2020—2022)》,实施27项具体行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促进豫哈两地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持续打造擦亮“豫哈情·文化行”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品牌。3年来,组织开展“豫哈情·文化行”系列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活动110余场次,来哈演出交流1500多人,举办书画交流6次400余幅,摄影交流活动5次300余幅,惠及两地各族群众150万人次。
始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通过广播、电视、文艺汇演等形式,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加强对白杨河汉唐遗址、石人子沟遗址群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大力繁荣文艺创作,2021年,分别举办“建党百年”和“国庆”为主题的两场大型歌舞晚会;组织了2021年全疆第一个大型活动—伊吾胡杨林景区开园仪式,加快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哈密松树塘滑雪场投入运营及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第十七届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让各族游客体验冰雪运动的乐趣。
积极推动实施“旅游兴哈”战略,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指导大力发展旅游演艺、特色夜市、文创产品展销等,拉动文旅消费。2022年7月16日至31日,组织开展少林功夫进疆巡演活动,先后在哈密市、吐鲁番市、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州巡回演出25场,特别是7月23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足迹,赴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新城西门村进行了演出,在天山南北掀起武术文化学习之风。
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题中之义,也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和长期性工程,要深刻把握文化的符号意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润”的方式方法,达到“润疆”的目标实效。为此,河南援疆工作会不断地进行更进一步的尝试与探索,使文化润疆工程发挥好文化维系社会团结和睦、提升凝聚力的作用,能够促进哈密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为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创造良好环境。
记者:“抗击疫情”是第十批援疆干部无法绕开的话题,所做的努力哈密各族人民也是有目共睹、交口称赞,这一份工作答卷您如何评价?
孙永民: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我们积极协调河南省委、省政府及河南省工信厅等部门为哈密捐赠了价值500多万元的防疫物资,为哈密市和兵团第十三师捐赠或采购27万片医用口罩、2900套防护服、2000个护目镜、11000双医用外科手套等医疗物资。引入长垣市卫材企业成立哈密垣疆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投产口罩生产,有效缓解了当地医疗物资匮乏现状,实现了哈密医疗产业零的突破。防疫期间协调各方力量,重点依托东疆春和天马等大型商贸流通市场和商超,进一步拓宽货源组织渠道,有效保障了全市生活物资储备和供应。积极到基层调研了解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复商复市情况,为落实自治区相关政策做好摸底工作。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工作措施,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切实保障老爷庙口岸通关安全,坚决守好国门,没有发生一起“输入性”病例。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是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和领导,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哈密市委市政府的坚定坚决,更是哈密各族人民群众众志成城的勇毅。作为援疆干部,我想说的是: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
记者:即将结束援疆工作,是否有一丝不舍和眷恋?
孙永民:美丽的哈密有“新疆缩影”之称,资源丰富、幅员辽阔、景色壮美。三年援疆工作,早与哈密各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甜美哈密在心里、骨髓、血脉里激荡,不会刻意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援疆干部有批次,援疆工作却不分批,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我们必须要讲好援疆故事,惠及哈密各族群众,为社会长治久安,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