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哈密前,我便下定决心要把河南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技术和服务送到哈密人民身边。”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哈密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范冠宇说。2020年春,他怀着一腔热忱走进这片充满生机的戈壁绿洲。
3年来,范冠宇一直牢记援疆初心、践行胡杨精神。在豫哈两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带领河南省卫生援疆工作队在“六个统筹”上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配合选派卫生援疆干部人才共计1354人,其中中组部计划101人、柔性援哈465人、支援抗疫788人,为助力哈密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让范冠宇感到自豪的是:2020年10月,在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对口援疆工作会上,河南省作了先进典型发言;2022年4月,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援疆干部人才培训班上,哈密市卫生健康委作了经验交流;2022年11月,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到哈密考察期间,专程看望慰问河南省援哈抗疫工作队,给予充分肯定。
统筹“当前”和“长远”
不断深化智力援疆
怎么补齐医疗援哈的短板?范冠宇认为必须有的放矢。
这是一组有“温度”的数据:3年来,援疆专家累计完成诊疗20.9万人次,开展手术8067例,救治疑难危重病例4231例,开展医疗新技术新项目210项,完成人员流调8629人次、卫生监督执法检查1412户次……
着眼长远,范冠宇统筹推动“哈密市委组织部青年人才赴豫培训”“哈密市卫生人才赴豫进修”“河南省卫生监督实践技能培训”等项目的开展,并选派卫生人才赴豫进修22批次,共计210人次,为哈密市、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市培养了一批本土化、年轻化、专业化卫生人才,有力增强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潜力和内生动力。
统筹“输血”和“造血”
促进两地深度交融
援疆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范冠宇力争做到心中有数、脑中有策、手中有方,积极促进两地医疗机构的深度交融。
坚持项目带动,强化“输血式”援疆。深入贯彻2021年河南省党政代表团来疆考察期间各项部署,实施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哈密市妇女儿童医院设备配备等五大项目;投入资金2150万元,实施“名医哈密行”“援哈医疗队”“卫生小组团”等柔性引才项目,推动卫生援疆不断往高处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深化结对共建,推进“造血式”援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22家单位,分别与哈密市中心医院、哈密市第二人民、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等20家单位建立帮扶关系。特别是2022年以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与哈密市宝石花吐哈医院签订结对共建协议,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与哈密市中心血站签订结对共建协议,洛阳市卫生健康执法支队与哈密市卫生监督局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实现了与哈密市直医疗机构、监督机构、采供血机构结对共建全覆盖,智力帮扶不断扩面提质增效,结对共建持续走深走细走实。
统筹“城区”和“基层”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深入贯彻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范冠宇配合哈密市卫健委努力推动援疆医疗资源向疾控、妇幼及基层医疗机构延伸。
针对哈密市基层卫生专业人才紧缺的短板,经河南省援疆前指及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伊吾县分指挥部协调,选派疾控、妇幼、中医等柔性援疆人才108人,对巴里坤县人民医院及伊吾县淖毛湖镇、前山乡卫生院等医疗机构进行“菜单式”支援,占全省卫生援疆干部人才19%。
扎实开展“援疆情·边疆行”巡边义诊活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3年来,组织援疆专家开展义诊150多场次,为群众提供义诊3.3万多人次,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哈密各族群众身边。
统筹“单兵”和“组团”
擦亮医疗卫生“组团式”援疆金字招牌
积极借鉴中央及自治区“7+1”组团式医疗援疆做法,范冠宇自我加压、主动作为,依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对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组团式”支援,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的品牌越擦越亮。
在移动献血车里进行无偿献血。
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先后建成眩晕诊疗、疼痛治疗、血液净化、儿童康复治疗四大中心。2023年3月4日,哈密二院核医学科开诊,填补了东疆地区核医学诊疗空白。通过连续多年“组团式”帮扶,哈密市肿瘤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实现了肿瘤病人从“90%转到外地治疗”到“90%留在当地治疗”的巨变。
河南援疆的各种元素在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放疗楼、核医学楼、文化长廊得到充分展示,援疆文化和援疆氛围日益浓厚,援疆专家的成就感、自豪感、归属感不断增强,哈密二院干部职工和广大患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2022年1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将河南医疗援疆纳入自治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十四五规划。
统筹“援疆主业”和“疫情防控”
为全疆疫情防控贡献“河南力量”
新疆疫情发生后,范冠宇在第一时间向前方、后方领导汇报情况,争取支持。
河南省委、省政府及时伸出援手,紧急采购2000顶帐篷、2000张折叠床、2000条棉被,星夜兼程驰援伊犁。特别是2022年8月哈密市发生疫情后,在河南省委组织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以及郑州、开封、洛阳、焦作、许昌等10个省辖市大力支持下,选派援哈抗疫专家3批次、197人次,均以24小时内到达哈密的“援疆速度”紧急驰援。
抗疫专家涵盖疫情研判、流调溯源、核酸实验室检测、医疗救治、院感防控专业,实现了对当地疫情防控“全流程”“全链条”支援,真正做到了援在关键时、援在困难时、援在急需时。
支援乌鲁木齐疫情防控的河南医疗队共计501人,在各援疆省队中接收患者最多、救治患者最多、运转效率最高,以最快的行动和最有力的支持为全疆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河南力量”。
统筹“专职”和“兼职”
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按照哈密市委组织部统一要求,在哈密市卫生健康委任实职、分实工、担实责,分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认真履行疾病控制、卫生监督、食品安全、职业健康工作分管领导责任,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位居全疆前列,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有效实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积极成效,包虫病、布病等地方病防治取得积极成效;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水平逐步提升,圆满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高效开展,为保障全市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职业健康工作水平持续提升,健康企业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豫哈两地职业健康领域交流交往持续深入。
统筹哈密市卫健委和河南省援疆前指工作,做到“两为主、两兼顾”,完成援疆前指安排的各项任务。积极开展援疆专家慰问活动,让专家们感受到组织关怀和温暖。认真落实援疆干部人才网格化管理制度、请销假制度、每日报寝打卡制度,维护专家日常安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要求,严格执行援疆干部“三条铁律”,警示援疆干部要时刻守住底线、不越红线,维护河南援疆队伍良好形象。发挥专业特长,定期发布《疫情防控提示》《健康安全提示》,做好援疆干部人才卫生防疫、健康安全提示、看病就医报销等服务。认真落实援疆工作定期报告制度,按时完成每季度、每半年、每年度援疆工作汇总、统计和分析,得到援疆前指领导较高评价。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成绩的背后是常人看不到的努力。3年来,范冠宇说:“援疆是一种情怀、一次历练、一笔财富,难得,更值得。援疆干部分批次,但援疆工作不分批,永远在路上。即便将来回去了,我也会一直关注援疆工作,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辜负这3年的援疆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