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的夏日骄阳似火,黝黑的他来不及擦把汗,便娴熟地戴上安全帽,前往紧张施工的建业嘉园建设工地检查指导工作,详细了解了工程进展、施工难点、质量安全管理等情况。这个匆忙的身影就是张忠。
2020年4月,张忠作为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来到了哈密,任哈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对口支援工作。
初到哈密的张忠,“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这三个问题总让他深夜静心思考。经过深思熟虑,他找到了工作方向,也明确工作目标——以援疆项目为抓手,以“柔性组团式”援疆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当地在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踏踏实实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奋力书写一份让哈密人民满意的援疆答卷。
张忠带领河南柔性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工地一线,对哈密市工程建设项目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为提升受援单位职工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张忠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援疆工作机制。他积极争取,促成河南省住建厅与哈密市住建局签署《技术人才交流指导服务协议》,从制度上建立了开展技术交流指导服务的长效机制。双方在交流互访、业务培训、跟岗学习、柔性干部选派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指导性、建设性的建议和要求。
在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时,他总是想:下一项工作要如何开展才能更有效率、更有效果?他不断总结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与当地干部一起认真分析,查找原因,积极引进河南省住建领域的好政策、好做法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组织完成了《哈密市建设工程质量手册》《哈密市既有建筑消防设计审查工作指南(试行)》各项规章制度,同时,组织撰写行业意见建议调研报告10篇,留下了一系列长远的、带不走的制度成果。
“张局长来了以后,立刻和我们打成一片,在工作时耐心指导我们,跟他在一起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哈密市住建局干部朱世忠激动地说。
张忠带领河南柔性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工地一线,对哈密市工程建设项目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为了充分发挥援疆技术人才的优势,张忠在柔性援疆小组团成立临时党小组,有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工程建设质量、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城市综合执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物业管理、节水城市创建7个方面开展技术交流服务,先后组织开展现场授课和线上培训28场,培训干部人才1552人;建立师徒结对关系12组,传帮带当地人才28人;组织深入工地开展指导1500余次。
在张忠带领下,哈密市住建局开展多项创新性工作,填补了哈密住建领域多项的多项“首次”,例如首次在哈密开展“红色物业”建设;首次在哈密市组织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企业未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并给出建议;首次在哈密市推荐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组织开展哈密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第一届观摩会;引进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外架防护钢板网、承插式模板支撑工艺,填补了当地3项技术空白。
在标准化工作流程、消防验收工作的验前检查告知、资料查验要点、验收过程中质量检查要点、消防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等方面,张忠组织柔性援疆干部进行重点帮扶,组织参与完成消防验收17个项目、消防验收备案14个项目、消防设计审查26个项目。赴巴里坤县、伊吾县实地走访在建项目工程13个,物业服务小区8个。
“张局长主动担当作为,把河南的先进经验带到了哈密,为哈密住建领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我们很感谢他的付出。”哈密市住建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杨丙丰说。
张忠在哈密市住建局组织业务培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三年援疆时光在张忠忙碌的工作中已近尾声。在工作实践中,他深深体会到了国家对口援疆战略的重要性,时刻牢记“脚下有泥土,心中有力量”,自觉树立和维护河南援疆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也亲眼见证了哈密当地干部的奉献和担当、当地群众的朴实和热情。
“援疆工作有期限,但援疆事业无期限。我会把剩下的每一天都当做来疆的第一天,也会把每一天当做在疆的最后一天来度过。”张忠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