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疆前,他刻苦钻研业务,倾心为患者解决病痛,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无偿资助困难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人间大爱,先后获得“漯河市医德先进个人”、“漯河好人”等荣誉称号。入疆后,他又把满腔的爱倾注到伊吾县各族人民身上,手术室里的无影灯下,偏远的厂矿企业内,牧民的毡房里,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也因此被被当地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为范老师、范医生。他就是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哈密市伊吾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范振宇。
怀揣梦想,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留在新疆
入疆前,范振宇是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一名资深的骨外科医生。2021年9月,已经年过五十的范振宇,把年迈的岳母和年幼的孙子托付给妻子,踏上了援疆的征途。当时亲戚朋友都劝他,你年纪这么大,身体也不太好,家里还老人孩子要照顾,为啥非要去?范振宇却语气坚定地说:“援疆,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把我们内地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带给边疆的人民群众,造福边疆的人民群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留在新疆,带着这样的信念,范振宇开始了自己的援疆生涯。到哈密后,他被分配到伊吾县人民医院任外科主任。而当时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稀缺和医疗技术手段的落后,远远超出了范振宇的想象——科室除1名主治医师外,仅有2名刚获得助理医师资格和3名未获得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治疗手段,更是只能进行简单的创伤包扎及阑尾炎、胆囊炎等常见病的保守治疗,外科手术,一年也开不了几台。
范振宇下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他从最基础的完善制度、加强学习入手,先后制定了科室考评制度,完善晨会交接班制度,并带领大家每天学习一个核心制度;对于年轻医生,他逐一制定帮扶提升计划,每周组织一次学习讲座,定期考核医学“三基三严”掌握情况,在科室内形成了比学习、比贡献的良好的氛围。在2021年度医院进行的业务知识抢答竞赛中,他所在的科室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对于科室内的年轻医生,他毫无保留手把手进行教学示范,并鼓励大家克服畏难情绪,按照操作规程亲自操作。来伊吾县不到一年时间内,他共带领科室同志共完成外科手术25台,其中为右侧胫腓骨双骨折病人、右侧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病人、桡骨骨折的病人开展的手术,均为伊吾县首次。此外,他所在的科室还收治了急性胰腺炎、腰椎压缩骨折、肋骨多发骨折并血气胸等急重病例15人,开展阑尾炎、关节炎、骨折保守治疗67人次,在为病患消除病痛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科室年轻医护人员的诊疗能力。
无私奉献,维护好河南援疆良好形象
在伊吾,除了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外,更让患者和同事钦佩的,是范振宇的敬业奉献精神。来伊吾县工作以来,范振宇就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时间:“一方面是我来的比较晚,呆得时间也比较短,一定要抓紧一切时间多开展一些工作。更重要的是,医疗援疆是我们漯河援疆乃至河南援疆的金字招牌,作为一名医生,一定要以实际行动为这块金字招牌增光添彩!”
工作中,他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每天早到科室20分钟,到病房逐一查看一遍病人。在科室晨会后,他会再带领全体科室人员到病房进行查房及教学,下午下班前再到病房查看一遍病人。由于科室年轻医生较多,值班时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都会打给他打电话,无论是时间多晚,他总是随叫随到、从无怨言。
对病人,范振宇更是抱有火一般的热情。他常说:“只要患者需要,我可以做到随叫随到。” 2022年3月的一天,忙碌一天的他刚躺下休息,医院急诊室打来电话,说刚刚收来一个全身多发骨折的一个病人,需要会诊。他二话没说,迅速赶到医院,通过会诊,发现患者骨盆骨折隐形出血过多,已达失血性休克。由于医院没有备血,患者在本院手术不具备条件,在患者家属还没有联系上的情况下,他不顾年事已高,亲自坐上救护车把病人送往哈密市中心医院。来回奔波5个多小时,回来后他顾不上休息,简单洗把脸就继续投入了新一天的工作。
2022年春天的一天,范振宇突然接到了家乡同事的电话。原来他的妻子下楼时摔伤了脚,由于怕影响他工作,就一直瞒着他。同事看不过,才打电话通知他。得知妻子受伤的消息,范振宇第一时间也想回家照顾病痛的妻子。但他知道,一旦回内地,刚做过手术的几个病人会感到无助,几个年轻的医生更会手足无措。进退两难之际,善解人意的妻子打来电话劝他安心在新疆工作,自己已经选择保守治疗,可以一边养病一边照顾家庭。挂断电话的一瞬间,一向坚强乐观的范振宇,眼泪夺眶而出。
心系群众,把温暖送给少数民族同胞
援疆期间,只要一有空闲时间,范振宇都会在村镇干部陪同下到牧民新村及深山内牧民放牧点进行巡诊义诊,把祖国大家庭的温暖送给少数民族同胞。
在当地行医,少数民族的患者医从性较差,遇到个别不配合的病人,范振宇总是耐心细致地做好沟通,来化解病人的担心和疑虑,劝解病人及家属不要放弃治疗。一次,一个维吾尔族病人从高处坠落,一侧面部连同鼻梁撕裂到另一侧的下巴,路人发现并拨打120送到医院时,患者已处于昏迷状态。当患者家属赶到医院看到面目全非、血肉模糊的患者时,要求放弃治疗。活生生的生命,怎么能放弃治疗?他不厌其烦地劝解,最终说服家属同意继续治疗。怎么治疗又成为一道难题——转往哈密中心医院,病人失血不止很可能路上就失去生命;在医院进行缝合止血,病人生命就可以保全,但面部毁容伤口的缝合治疗,弄不好病人因为容颜受损而无法接受。在和家属充分沟通后,在手术室通过近5个小时的手术治疗,患者生命得以挽救,面部修复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出院时,病人和家属对范振宇深深鞠躬表示感谢。
转眼间,为期一年半的援疆生活就要结束了,范振宇也在伊吾县度过了他的53岁生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虽然我已不再年轻,但只要边疆人民有需要,下一次,我一定还来!”范振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