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来哈密援疆之前,卢卫东是河南省许昌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工程师,按照组织统一安排,作为技术人才,2020年春,他从许昌市来到东天山脚下的巴里坤县,担任县交通运输局公路科工程师。主要承担项目管理、质量控制、技术帮带等业务工作。
8月17日一大早,卢卫东来到大河镇村间道路建设施工现场督促检查施工情况,卢卫东向施工方仔细询问项目进展情况,严格检查道路涵洞施工的每一个工序。大河镇村间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750万元,总长度4公里。
卢卫东说:“本项目是大河镇新镇区连接到大柴沟村的一个村间道路项目,是村民出行安全的一个连接线,并连接到大河镇工业园区,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本项目是8月6号进场的,合同工期是两个月,其中包括路基、路面、涵洞。我们将对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严格控制,争取这条路的质量达到优良,成为一个样板工程。”
2020年,50岁的卢卫东来到巴里坤县后立即投入到工作当中,了解县交通运输局项目建设计划,掌握县域农村公路网情况及项目建设重点,深入施工现场,了解道路施工情况。短时间内,他就掌握了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的特点和重点。
卢卫东积极把来自河南省公路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带到巴里坤县交通运输局。针对县交通运输局人员少,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卢卫东向受援单位领导提出引进技术人员的发展之路,针对县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会同援疆技术专家组认真研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合理意见。在援疆专家和受援单位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使农村公路在建、管、养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观。
卢卫东说:“在工作中,针对养护体制改革以及路长制推行的实施方案,结合河南的一些工作经验,成立养护中心,培养本地的养护队伍以及技术人员,然后争取多方融资,加大养护资金的投入等。”
卢卫东把从事公路建设的经验技术传授给身边的同事,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紧紧围绕农村公路建设,实施精准帮带培养,开展业务培训、带领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实践、观摩,努力培养专业技术骨干。两年多来,卢卫东培养了8名年轻技术骨干,巴里坤县交通运输局公路科工程师卡德尔· 阿不来提就是其中的一位。
卡德尔·阿不来提说:“卢卫东在农村公路建设、施工管理、设计等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先进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在近3年的工作中,他主动指导我们的工作,帮助我们完成审核图纸、招投标文件等相关资料的审核,同时在项目管理及验收注意事项等方面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在他的帮助下,近三年来我们实施的项目没有出现过任何质量问题。”
资料图片
两年多来,卢卫东参与了奎苏镇村间道路建设项目、G331线至三塘湖条湖工业园区道路建设项目、海子沿乡至西黄线道路建设项目等20多个村间道路建设项目,总长达到400多公里,全部按期完工,质量评定合格。在项目前期工作中,卢卫东严格按照建设程序,层层报批,杜绝审批手续不齐等问题。
卢卫东说:“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规范施工,对每一道工序严把质量关,按照标准及规范进行验收,每项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如果不合格,坚决要求返工,直至合格为止。”
总结两年多的援疆经历,卢卫东说:“援疆是我无悔的选择,近三年的援疆生活,让我收获了珍贵的友谊,积累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一想到在远离家乡的新疆巴里坤,草原戈壁上有我参与建设的道路,天山下有我共同筑路的各民族兄弟,我由衷地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