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风采】“老记”走边关 答好援疆卷
——访援疆干部人才 伊州区融媒体中心副书记、副主任、工会主席 赵卫
酷暑时节,来自洛阳广播电视台的援疆干部人才赵卫和他哈密市伊州区融媒体中心的同事一起挥汗如雨地奔走在哈密市的城市乡村、企业工地、大街小巷、公园绿地……他们正在实施一项有意义的新闻宣传工程:对中组部选派的第十批河南洛阳援疆干部人才进行拍摄报道,用文字、图片和视频展示新时代援疆干部人才的新风采、新形象、新成就,进而激发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奉献精神的河南干部人才一路向西,奉献西部、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这只是赵卫新闻援疆生涯的一个缩影和写照。
这是伊州区融媒体中心2021年12月28日写给洛阳广播电视台的一封感谢信的一段内容:首先,十分感谢援疆指挥部对伊州区融媒体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对我单位工作的大力帮扶。洛阳广播电视台派出援助我单位的干部赵卫同志,在业务和管理上都有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对我单位的各项工作运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回望来时路,犹如在昨日。2020年四月,河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宣传岗位工作了近30年的赵卫,作为中组部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从中原大地黄河之滨的牡丹之乡——洛阳,来到天山脚下戈壁绿洲哈密瓜之乡——哈密,开启了三年的援疆之旅。
他是有备而来。赴哈之前,他就提前三个月关注了伊州区融媒体中心的官微——《伊州零距离》和电视新闻《伊州新闻》,认真研究、仔细揣摩……一到哈密,为了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为了更贴近采集一线、为了第一时间为记者编辑答疑解难,他把办公桌从主任办公室搬到了采编部门一线。并将新闻援疆的突破口选定为《伊州零距离》,小到标题拟定,大到内容建设,从每一篇稿件报题开始精挑细选,力争赢在新闻的源头。
经过与同事们共同努力,微信平台《伊州零距离》粉丝数量已由2020年四月初的60004个,增至目前的66290个,新增6286个。在新闻实践中,他与同事们学在一起、干在一起,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眼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媒体融合新模式初见成效。2021年5月,5G智慧电台入驻伊州融媒FM92.5广播频率;2021年6月“伊州好地方”APP上架运行……这些都在互联网阵地展现了党媒“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新力量。截止目前,伊州融媒抖音粉丝9.6万(2020年4月初为3.5万)、快手粉丝12.4万(2020年4月初为3.1万)。短视频《85岁老人唱红歌感党恩》抖音浏览量117.8万,《我在哈密等你归来》浏览量127万;经精心策划、二次加工转发的短视频《给陌生人送烤串》快手浏览量超5000万。目前,伊州融媒全网粉丝近30万人,单条作品最高点赞量173.5万,千万+作品2条,百万+作品12条,十万+作品20条。赵卫主创的短视频《芨芨绿野“访惠聚”“走心”书记战贫记》、《靳龙:一个驻村书记的战贫记忆》,荣获自治区脱贫攻坚类短视频大赛一等奖。
2021年,围绕建党一百周年这一重大主题在十九届六中全会闭幕后,他和同事迅速奔赴东天山深处的“冬窝子”,第一时间报道了“马背宣传队”深入最远牧民家宣讲的生动场景。赵卫积极履行“一岗双责”,担任中心融主任,在新闻管理、采编业务上是个“好把式”,指导培养五名编辑,其中少数民族编辑两名。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期间,有3名发展对象转为预备党员、3名同志成为入党积极分子。2022年赵卫同志与班子成员一起努力,新组建了工会组织,工会的日常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两年来,洛阳、南阳多个县区与伊州区26个乡镇街道签订共建协议,先后九批50多人赴伊州区结对共建。每一次新闻报道,赵卫都提前与前后方媒体沟通、及时协调刊播新闻稿件,为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三交”工作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今年古尔邦节当天,赵卫来到柳树沟乡快乐克小区哈萨克结亲户家里,为他们带去节日礼品和祝福问候,一起唠家常、过节日。两年来,当听说快乐克小区哈萨克结亲户的女儿考上大学,他第一时间送上祝福红包;当听说结亲户的儿子住院治疗,他第一时间赶到哈密市中心医院看望……结亲过程的点点滴滴,增进了了解与亲情,使得赵卫与少数民族兄弟卡地尔别克结下了兄弟般的深情厚谊。
在疆期间,赵卫不仅注重受援地的新闻宣传,还及时与“学习强国”及河南媒体沟通联络,在河南洪灾、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重大主题活动外宣方面及时刊(播)发了大量新闻稿件(其中包括《人民日报》发表的“啥项目能解决500人就业”(伊州区富民兴农综合市场)、《学习强国》发表的“河南洛阳:援疆干部助力 首批6万斤哈密瓜抵豫销售”等),精准发挥了新闻援疆的中坚作用。两年多的新闻援疆实践,丰富了赵卫的人生阅历,更留下了他对哈密人民和哈密一草一木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