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5日,响应党中央号召,我积极报名医疗支援新疆,奔赴五千里外的祖国西部边陲,在兵团第十三师黄田农场职工医院当了一名援疆医生。
初入新疆,看到的是白雪皑皑的天山和辽阔的戈壁滩,感受到的是当地特色的饮食文化和干燥的气候,既好奇又担心。稳定下来后,通过学习,加深了对新疆历史的了解,进一步明确了对口支援新疆的深刻内涵。河南援疆是全方位的支援,包括智力援疆、产业援疆、民生援疆、文化援疆、教育援疆、科技援疆等等。工作生活各方面,时时处处要求自己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扎实完成对口援疆医疗任务,不辜负家乡人民对我们的重托。
进疆一年多来,我克服了时差、气候、身体不适及语言等种种困难,全身心融入受援地医院医疗工作,深入了解、详细掌握医院和患者基本情况。十三师黄田农场职工医院地处西部边陲,各项基础医疗设施相对落后,人才梯队薄弱滞后。就诊患者有部分是少数民族,受地域环境、气候特点、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颈肩腰腿疼痛类疾病发病率高,但就诊率低,经常是小病扛、大病拖,硬是把简单的病拖成了复杂的病。还有个别患者出院后不遵医嘱,擅自停药常致病情反复。
我的专业是中医骨伤科,来医院后因没有骨伤科,随到中医康复科坐诊。临床工作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根据就诊患者病情询问病史,详细检查,分类救治。如对软组织急慢性损伤、骨关节病、代谢性疾病及内脏传导痛等疾病的救治,不迷信设备检查,如设备检查有腰椎间盘突出,体格检查无明显体征,则不考虑疼痛为椎间盘突出引起。病情复杂患者建议到上级医院检查,防止漏诊及误诊。如肿瘤术后患者,建议术后常复查。二是根据中医的针、灸、药、砭石及导引等治疗技术,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三是将中医骨伤科的体格检查方法及相应的针刺、导引方法传授当地医生,搞好传帮带。四是对部分较重患者治疗后给予回访,指导后期功能锻炼及预防。五是积极制作授课课件,传授相应的中医基本知识,做好未病先防工作。
双休日、节假日我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义诊活动,根据自身专业特点,为老百姓讲解健康知识,发放宣传资料,并进行各种疼痛类疾病筛查,指导做好疾病一级预防,为有住院治疗指征的患者安排住院诊治,取得非常好的成效。通过义诊,不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偏远连队职工群众的就医难题,更增进了与老百姓之间的感情,促进了民族团结。
医院从老院搬到新院后,医疗条件及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在医院及科室的大力宣传下,我接诊的患者逐渐增加。当我用针灸马上解决他们的疼痛时,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并且马上介绍身边亲人朋友前来就诊。特别是民族患者,语言不通,他们用满意的笑容来表达谢意,增强了相互之间的感情。患者、科室及医院给予大力宣传,我切身感受到国家援疆、扶贫工作给新疆各族人民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援疆是一种历史使命,更是一种历史责任。援疆期间,我牢记援疆使命,严格要求自己,尽职尽责,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在工作中尊重民族同志风俗习惯,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真心为民族同志为办好事、办实事。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自觉树立和维护援疆干部良好形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颈肩腰腿疼痛疾病预防及治疗中,深化强化科室内涵建设,使中医康复科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