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月,作为河南省第十批援疆支教中的一员,张磊踏上了西行的征程, 跨越2800多公里来到新疆哈密伊吾中学,开启他为期三年的支教工作。
“援疆是责任,是奉献,是使命,更是担当。”这次援疆之行让他积累了人生许多宝贵财富,或为人生他中最难忘的一段历程。从“不适”到“融入”,张磊老师向记者表示,他十分庆幸自己拥有的援疆支教经历,将更加珍惜接疆给予他的历练,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将发不遗余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张磊,来自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第一初级中学,一直从事校长助理工作,这次的授疆支教,按照组织安排,选派他赴任哈密地区伊吾县中学担任副校长一职。对张磊来说,陌生的环境,新的岗位,新的同事等等,他的人生似乎在一夜间都要重头开启。然而,这里优美的教育教学环境以及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都让他出乎意料,初到岗位,新同事们所给予的无微不至的问候与关怀,让他深深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很快便融入其中。
走马上任伊始,张磊便快速投入工作,以全校党风党建工作结合建党百年,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开展思想政治学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报告,党中央新疆会议精神等,把党建工作做为全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用党建占领思想高地,提商政治站位。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武装不好,那么他的工作也干不好。”张磊说。在搞好学校党建工作的同时,张磊还兼任七年级三、四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工作,这对他来说似手有点“小为难”了。在张磊援疆前,由于一直处于校长助理的管理岗位,已经长达六、七年没有再代课教学,现在在这里需要重操旧业,再上阵。这对张磊老师来说,虽不是什么问题,但考虑到自己现在的身份,毕竟代表的是河南援疆支教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是一种作为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与担当,要更加认真地对待。于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更加精准有效地教学,他便从图书馆借来了数学参考书籍和有关数学教学方面的资料,让自己重温起先前的教学知识。
张磊表示:“对学生来说,我讲得好,他们听了就易懂,就会知道从什么地方切入。教学相长,对我个人而言,这也是一个再提高、再成长的机会。”所以我采用了我们行之有效“5、2、7、1”教学法。
然而,就在张磊带着美好的遐想和憧憬走进课堂,学生们的表现却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般如意。由于大多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薄弱,很多学生对数学知识都不熟悉,给正常的课程推进带来了很大阻碍。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因听不懂,跟不上课程进度,便产生了厌学的心理。课堂上常常出现不认真听讲,随意出入教室,纪律不严谨等现象。对此,张磊老师经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决定给所带的两个班重新辅导,打牢基础。换一种教学方式,在每次上课的时候,都穿插之前所学过的内容,有时候甚至连小学的数学内容都要进行穿插,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不断巩固基础知识循序渐进,增强记忆。再就是给学生们重点讲解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让学生们从这节新课的内容里去理解应用,并产生互动,让学生上讲台进行演讲,其他学生参与提问与纠错,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两者相辅相成,通过采取这种“复读式”的教学方式,大多学生渐渐感到数学课程并不是那样的难学,克服了畏难情绪,从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被张磊老师拼命上课教学的精神所感动,从而端正了学习态度,大多同学们的学习成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要想让孩子们学好这门课,我必须比学生们付出的要更多。还要跟学生们搞好关系,让他们接受我,喜欢我,这是我搞好教学的前提。”张磊老师欣慰地对记者说。
现在,张磊老师所带的两个班中,至少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都能够跟上新的教学课程进行学习,学习劲头十足,成绩上升明显。张磊说;‘‘我既然来了,坐在校领导的岗位上,就有责任要把学校的政务搞上去。做为一名援疆教师,所带的班级以及学生们的成绩也不能落后,更要以我的努力和付出让他们对自己的成绩更加满意,毕竟我来援疆时间是有限的。”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张磊在援疆的岗位上挥洒着热血和汗水,诠释着坚守与执着,用默默的行动,谱写着一名援疆教师质朴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