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方先珍的人,都会认为她是个柔弱的女子。其实,在她柔弱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坚韧、执着的心,有着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2020年4月,方先珍带着组织的嘱托与信任,从郑州来到哈密,任职哈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在疆期间,她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是进实验室钻研搞创新,就是在牧区看病传技术。科技兴疆的路上,她总在不懈奔忙。
三年来,她为哈密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出实招、做实事,帮助受援单位创下两项业务佳绩、填补3项技术空白、完成4个科研项目、申报5项国家专利、制定7个地方标准。在农牧民眼里,她是兽医站请来的“河南大夫”,是不怕脏不怕累的“丫头子”:她钻得了羊圈、进得了鸡舍,为养殖把脉问诊,为增收出谋划策,她普普通通却又闪闪发光。
方先珍参加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近两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也面临着挑战。方先珍迎难而上,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紧紧围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抓科研、搞创新,开创了哈密市动物疫病防控的新局面。她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动物疫情测报网络,设置了86个动物疫情监测点,制定了测报网络建设技术规范。不仅为养殖场户提供了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服务,也实现了对全市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该项工作填补了哈密市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工作的空白,在全疆地州市中也属于首创。
方先珍帮助受援单位新建了病理和寄生虫学检测实验室,建立了辐射所有市、县兽医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解决了检测报告手动编写效率低、实验数据统计工作量大、监测预警不及时等问题,使哈密成为新疆实现“智慧疫控”的唯一地州市。“以前出具一份检测报告需要30分钟,现在只需5分钟,我们每年要出2000多份检测报告,这个系统可帮了大忙了!”市动物疫控中心监测科张国新说。
方先珍带领哈密技术人员在河南学习实验室建设。
方先珍注重科研带动,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哈密市动物疫控中心技术人员中一半以上都是85后,为进一步提升单位年轻人素质,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先后帮助受援单位申请建设项目1项、自治区和市级科研项目两项、申报国家专利5项、指导制定地方标准7项。通过项目实施,不仅帮单位争取到科研经费、增强了防控能力,更为单位培养了一支年轻队伍。
方先珍创新工作方法,使常规工作上台阶。充分借鉴河南疫病防控队伍建设经验,将哈密市疫控系统内原来的岗位练兵活动,上升到由市农业农村局、人社局、总工会联合举办的高规格技能大赛,使乡级动物防疫人员首次代表新疆参加全国竞赛。“乡级动物防疫人员能在国家级竞赛平台上展示自己,是我们哈密疫控系统的骄傲,在过去从未有过,这是方主任带领大家一起奋斗的结果。”市动物疫控中心防疫科买吾兰·孜克牙感慨道。
卢氏绿壳蛋鸡苗发放仪式现场。
她心系农牧区脱贫户,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为进一步深化产业援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她借助受援单位驻村工作队平台,及时了解农户需求,争取到河南后方支持,开展有针对性地帮扶工作。
2021年10月,河南省农科院捐赠的3500只卢氏绿壳蛋鸡苗顺利抵达哈密。
2022年4月,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萨尔乔克乡苏吉西村二组村民加合斯别克·额德日什欢天喜地地领到30只卢氏绿壳蛋鸡,还领到了饲料、饮水器、食槽等配套物资。他充满信心地说:“有‘方大夫’给我们培训养殖和防疫技术,我要好好养鸡,争取早日致富。”加合斯别克口中的“方大夫”就是方先珍。她不仅让河南好鸡苗落地哈密,帮助农牧民养鸡,还积极促成哈密博瑞世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兜底销售,定期从村民手里回收鸡蛋销往哈密商超,在产蛋期结束后回收淘汰鸡,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方先珍和同事赴河南交流学习。
她积极发挥援疆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哈密市动物疫控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前往河南省及部分省辖市进行防控技术交流学习,促成哈密市与3个河南省辖市动物疫控中心签订了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合作协议;她邀请国家级疫病防控专家、河南农业专家、畜牧专家来哈,进行现场指导,为哈密的动物疫病防控、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由于工作认真努力、业绩突出,方先珍被推选为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代表,代表哈密市到自治区参会,她感到十分自豪。
方先珍指导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
“现在的我俨然是一个哈密人了,今后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这段援疆经历,不忘豫哈情谊。”面对镜头方先珍很快又恢复了乐观,最后她深情又风趣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