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李老师聪明‘绝顶’”,一名豫哈实验学校的小学生在文章中顽皮地写道。李五军摸了摸自己本来就不多的头发,无奈又抑制不住地扬起嘴角,“真是“绝顶”呀!孩子们多么可爱啊!”他呵呵笑道。正是这种没有距离感的语言表达,告诉了我们,那些学生对李五军老师是怎样的亲近与喜爱。
乐在教学,其乐融融
李五军原在河南担任高中英语老师,到了哈密后,却开始教授小学课程,年级的跨度过大让他很难适应。不同于高中生的成熟,小学生好似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活泼好动的上课状态让李五军感到苦恼。他绞尽脑汁,策划出一种游戏与课堂结合的方式,以更有效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基本上无需维持纪律,游戏和知识的结合形式可以将孩子们的积极性彻底调动起来。”县区的小学生英语基础差,甚至连26个字母都不认识,李五军决定从字母开始教学,面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开玩笑道,“你放心问,只要是一百遍之内,老师都不怪你。”李五军的尽职尽责与和蔼可亲深受学生的爱戴。
然而不久后,因为初中部教师稀缺问题严重,学校希望将李老师调至初中部。在小学班级的最后一节课上,他将学校的安排如实告诉了孩子们,在后来的讲课过程中,他发现班长始终趴在桌子上。“老师,你能说一下什么叫你教我们最后一节课吗?”班长难过地问,李五军当时鼻子一酸,心里五味杂陈。其实李五军老师也希望能够带领他的小学班级走向毕业,但他愿意服从学校的安排。李五军回忆道,在自己调走之后,每当他路过小学的班级,就会有孩子们争先恐后跑出来抱住他问东问西,这让李五军感动万分。
爱生如子,向阳而行
调入初中部后,李五军的教学任务更重,每天需要批改大量的作业,除了去教室、卫生间,他基本没有离开过办公室,而他却甘之如饴,“一天下来非常累,但是觉得很充实。”针对初中英语教学,李五军自有妙招。他选择舍去枯燥的记忆内容,将一些具有相似特点的单词通过口诀的形式串起来,使之形象化,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
“新疆的环境不同于内地,我们学校的孩子大多来自牧民家庭,他们的家长平时大多数时间都在山里面放牧,一个星期才能回来一次。家长根本无法陪伴孩子。”这对李五军和他的同事来说,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花在孩子们思想的引导方面。
一个平常的早晨,李五军的办公桌上像往常一样摞满了学生的作业本,但却唯独少了一名学生的作业。原来在前一天晚上,这名学生的母亲生病住院,孩子因在医院照料母亲而耽误了写作业。在得知真实原因后,李五军既欣慰又感动:“百善孝为先,你还这么小就知道替父母分忧,老师为你感到骄傲。”隔天恰好是六一儿童节,李五军就趁着过节,给孩子买了一本《史记经典故事》,郑重的送给他,鼓励他坚持学习,不断提高。
倾情援疆,心系瓜城
其实李老师从小就有一个参军梦,这也正是他名字中“军”字的由来。虽然在年轻时错失了入伍的机会,但是加入教育援疆的大队伍,也让他有了强烈的、为国守护边疆的使命感。
李五军老师酷爱太极拳,曾经三次专程带领全家人到陈式太极拳的故乡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学习。“出神入化不行,我也就是学了把式,锻炼身体而已”,李老师很谦虚。
“太极拳好!打太极拳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身体柔韧度,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紧张的情绪”李老师继续说,“我在学校迎新晚会上展示了太极拳,我想,有机会的话带领感兴趣的老师一起练,把我们的太极拳文化弘扬开来,让这里辛苦工作的老师们受益!”
援疆不仅仅是换一个地方教书,更是一种自我能量的输出。李五军致力于把自己几十年所学习、所积累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
做好传帮带,做好援疆人。援疆三年是李五军教学职业生涯、乃至人生中最美好的经历、最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