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新疆就是情怀使然——我的父亲响应党的号召,支援大西北,参与国家的核工业建设,为祖国的国防建设贡献了宝贵的青春。我的这次援疆之行也是续写父亲的家国情怀,更是圆少年时代的一个梦想!”
张煜,一个来自洛阳市新安县城关镇第二初级中学的普通女教师,2020年4月,带着激情与热爱,带着曾经的希望和梦想,西行哈密,踏上一条欢笑与泪水共存的教育援疆之路。
“上第一节课我准备的特别充分,走进教室面对一张张新鲜的面孔,迫不及待就给孩子们介绍自己,介绍‘千年古都,牡丹花城’……孩子们真安静!前排的学生小声说:‘老师,您能慢一点吗?快了我听不懂!’”
听不懂?张煜愣住了!她没有想到过和孩子们交流如此困难!从此,张煜转变思路,针对孩子们普遍存在的起步晚、基础弱的现状,张老师耐心地将语速放慢,从最基础的拼音抓起,重新认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领着孩子们读声调读法规则,用手比划着学四个音调的读法,标调规则一遍又一遍的背诵记忆。教给他们小技巧、小儿歌和顺口溜,用生动的案例故事代替知识点,激发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考试结束,四班的伊利哈木跑过来,激动的喊:“70分,70分,耶!”孩子兴奋不已,张煜老师也激动的热泪盈眶。“我们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向导,要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心里渴求知识的火花,终生不息地燃烧下去。”
在自习课上、课间、还有在楼道站岗的时候,张煜尽可能的找孩子们谈心、交流,跟孩子们谈学习、谈生活、聊外面的世界,激发孩子们内心对未知生活的向往。
“我每天都在黑板上写一句简短的名言警句,有爱国的、勤学的、诚实守信的……借此来启发激励孩子们!”张煜说,“看到他们进步和成长我特别高兴!”教育援疆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无论何时何地,张煜从不放弃。
去年暑假张煜老师返回河南在郑大一附院做了乳腺手术,胸部缠着厚厚的绷带,还挂着引流袋,每次起来躺下都是艰难完成。但就在这期间,她仍然坚持为九年级四个班上直播课,将教室搬到了“云端”,通过聊天窗口,连麦,选人等各种方式激活课堂,从不随便放过一个互动的机会,没有落下一节课。
张煜老师说:“我最欣赏这一句话: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张老师的眼中,孩子们是需要用爱和阳光去呵护的幼苗,是一颗颗真实跳动的、柔软的心,她在用心换心!
“老师,感谢您一直不放弃我,一直鼓励我,给我温暖。正如您说的即使我考不上高中,我也决不会放弃学习......”看着这些话,张煜老师的眼眶有点热,谁能想到写这些话的小姑娘古丽艾莎,刚开始课文都读不通。是张老师课下给她不认识的字加拼音、领着一遍一遍的读,星期天,假期里,也在网上为她搜索有拼音标注的绝句,律诗,搭配简单的注释帮助她理解,不断鼓励她学习。慢慢的,古丽爱莎的识字量不断扩大,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张煜老师说:“我喜欢这里的每一个孩子,他们一个个都淳朴可爱。我特别希望这些孩子们通过学习文化走出去,感受伟大祖国的美好,特别希望孩子们通过学习,能够知书达理,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双手为自己创建幸福的生活。”
爱一定有回报!孩子们喜欢上了这个河南来的张老师。
“老师,这个礼物好看吗?老师您是我最尊重的老师,您辛苦了,您太辛苦了,加油!”这是小学四年级的艾斯玛同学送给张老师的一盒幸运星上的留言。歪歪扭扭的字,让张老师瞬间泪目。孩子们的喜爱和祝福,让张老师身处异乡的孤独感瞬间无影无踪!
张老师收到了这么多的礼物:有白桑葚,小白杏,葡萄干,大枣……每到瓜果成熟的季节,同事开玩笑的说:“小心,别叫礼物把你的桌子埋上!”
张老师特别自豪:“我爱孩子,孩子们也爱我!她们肯定了我、接受了我,我已经融入到了他们中间,我是她们的亲人!”
“有爱就有远方,援疆永远令人怀念!看到一张张开心、自信的笑脸,看到一个个“自律自信,向上向善”的学生,这是我最有成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