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我由河南省实验中学派往新疆兵团第十三师红星高级中学,至今两年有余。这两年在工作中付出了也收获了,努力了也成长了。
2019年12月,河南省实验中学发出了选派援疆教师的通知,我当时心中就萌生了报名援疆的念头。说实话,我心中一直有一份新疆情节。初中时期,我姑姑一家就居家搬往新疆,而我父母则因为家里孩子多最终放弃了搬去新疆的打算;高考填报志愿时,我一度想要报考新疆的大学,但最后由于各种原因还是放弃了。所以当这次选派援疆教师的通知发出后,我心动了。做决定的过程很顺利。我和我的爱人李昂都是河南省实验中学的教师,当我试着谈起这个话题后,没想到我爱人的态度很积极,我俩很快达成一致,而我们双方长辈们对此也是大力支持,至此我俩的援疆之行正式确定。但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打乱了我们进疆的时间,直到2020年4月2日,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团队才在省里的统一组织下登上了远赴哈密的飞机,经过4个小时的飞行,我们踏上了哈密这片土地。
进疆后,我们很快投入到紧张而充实的工作中,常规教学、做高考讲座、出期中考试卷……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学习古代对边疆的治理时,经常会用到一个词“因地制宜”,所以做好教学的第一步先是了解学生;经过了解我所带班级学生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不是很理想。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理解积累上,帮助学生梳理线索、整理知识结构,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在考试阅卷中把典型的答题得分与失分情况拍照留存并做成PPT,在讲解习题中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答题方法与思路;高三时又针对高考题不同类型总结解题技巧与答题方法并指导学生,多管齐下使学生的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在红星高级中学工作的两年多,师生们奋斗拼搏的精神震撼并感动着我。学校组织的经典诵读、红歌赛、心理剧等活动,每个大课间学生跳着啦啦操、鬼步舞、打着太极拳的身影,既是对中华文化的弘扬、爱国意识的培养,又是紧随时代脉搏开拓创新的体现。每天迎着朝阳,是体育健儿们矫健的身影和响亮的呐喊声,是学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和蓬勃的朝气,是老师们日复一日耐心的指导与陪伴;夕阳西下时,运动场上奔跑的身影、安静自习的教室、办公室仍在坚守的教师,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甚至在没有空调的酷夏,他们依然在坚守。他们是对“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 艰苦奋斗、 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最好的诠释。而我被这种精神熏陶、洗礼、感动着的同时,也在改变、成长着。
奉献与付出是基石,责任与担当是成长,我为成为红高发展道路上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感到荣幸。
工作之余,我也有幸见识到大美新疆的自然与人文、历史与当今。绵延的沙山、辽阔的戈壁,让我感叹自然界的神奇,见识到不一样的风景的同时心胸更加开阔;密集的烽火台、左宗棠的抬棺进疆,让我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与硝烟;历经千年不倒不朽的胡杨,根系发达又其貌不扬的红柳,让我再次体会到兵团人身上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伊吾四十天保卫战纪念园到红星二场军垦博物馆,解放军战士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放下战斗的武器,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从保卫边疆到开发守护边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的这种奉献与付出也成为一代代兵团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品质;木卡姆艺术、民族风情街,让我感受到少数民族的风情、中国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鲜而不腻的牛羊肉,让我这个不喜欢吃肉的人都欲罢不能;甘甜的葡萄、哈密瓜、大枣等瓜果成了我的最爱……
两年多的援疆生活丰富了我的经历,充实了我的精神,让我变得更有责任与担当,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感谢哈密,感谢援疆,让我学会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