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援疆风采】做一名“勇”于担当的援疆人——访援疆干部人才、伊州区发改委副主任 郑勇
2020年4月,受洛阳市委组织部选派,郑勇作为中组部第十期援疆干部人才,到哈密市伊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进行为期三年的援助工作。当时,他的心情忐忑又充满期待,担心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很好的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有辱使命;又期待自己能发挥专业特长,为祖国的持续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上任伊始,他一边克服边疆清苦的生活条件、干燥的气候、不同的饮食习惯以及对亲人的牵挂,一边深入基层考察项目、掌握第一手情况,全身心投入到援疆工作中。在分管的援疆办工作中,他注重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项目立项、审批、管理等条例、办法及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充实自己,以便在受援单位发挥自身特长;他主动发挥援疆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利用洛阳市发改委资源帮助伊州区发改委在项目立项审批管理、营商环境、党建、内部规章制度等方面相互交流,提供帮助,使得洛伊两地的联系更为密切。
2020年以来,他牵头服务实施固投类36个援疆项目。在工作中,他注重抓好每一个环节和细节,通过召开援疆项目协调推进会,每月组织援疆办,对援疆项目进度进行督查,并针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集中研究解决,对项目实施方案、立项审批、招投标及援疆资金拨付和使用进行全程跟踪监督,确保了各项援疆项目的正常实施,尽快建成落地发挥效益。目前已完工23个,另外13个项目有序建设。通过三年一系列援疆项目的实施,极大改善了伊州区教育、医疗、养老、生态、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有效夯实了产业发展的基础,对伊州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他深刻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每一项工作,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很好地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当了解到10路公交车在他服务的“大党委”(西河街道幸福社区)无停靠公交站亭、群众上下公交不便的情况后,立即多方协调,争取到援疆资金15万元,建起公交站亭两座,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出行不便,风吹日晒的情况,覆盖收益群众13700人,受到了社区群众的欢迎,也得到了单位领导及同事们的认可。因工作突出, 2020年10月,郑勇被评为洛阳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21年7月,被评为伊州区优秀共产党员。